[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九三 小莲华王本生谭
 
{返回 第二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0

                一九三  小莲华王本生谭 1

                                                              (菩萨═莲华王)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心有烦恼比丘所作之谈话。此故事将于
    乌姆摩登提女本生谭(第五二七)中说明。
        佛问此比丘:「汝心真有烦恼耶?」答:「世尊!唯然。」问:「谁与汝烦恼?」
    答:「世尊!予见一盛装之妇人,心起欲情而烦恼。」
        佛谓彼曰:「比丘!妇人实为忘恩无信义者。昔日意志坚强之贤者 2,为妇人一
    生贡献心血,尚不能获得其心。」于是佛为说过去之因缘。
116     主分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由第一王妃之胎出生,于命名日名为
    莲华童子,于其后生有兄弟六人。七人渐次成长,居于宫中,如同王友。
        某日,王立御苑中,见此七兄弟有多人从者随侍,近前迎王,王心恐怖:「彼等
    中或有欲弒予夺取王位者在。」王呼彼等曰:「汝等王子!不宜止住市间,分往他所,
    至予死时归来,各就自己所属之王位。」
        彼等接受父王之言,涕泣告别,往觅自己之属处。「任足所向而行,以求生活」,
    各以己之王妃为伴,离城奔波于道路。彼等踏入荒野,不获食物,「我等为求生存,
    将为牺牲。」于是杀最幼者之王妃,作十三分而食。菩萨与其妃将分得两分而留一,
    而分余一而为二,各分食之。如此六日之间,杀六人之妃,菩萨每日各留一份存贮。
    至第七日将杀菩萨之妃时,菩萨以存贮之六分予其兄弟曰:「汝等食此,明日再作计
    议。」彼等食肉后入睡,菩萨携妃于夜遁去。
        前行不久,妃云:「王子!我实无力前行。」菩萨于是负彼女于肩上,于朝日初
    升,走出荒野。妃曰:「王子!我欲饮水。」菩萨曰:「此处无水。」但妃数度呼渴,
117 菩萨以刀划右膝出血:「汝可坐起饮我之血。」妃饮血后,二人前行至大恒河饮水沐
    浴,食彼处树上果实,择一舒适场所休养,于恒河之曲角,作庵住居。
        恰于此时,某日,诸人由恒河上流之流来一独木舟,上载一人,斩断手足,割
    去耳鼻,大声呼痛,彼为危害王者之盗贼。菩萨闻其悲叹之声,自思:「有我在世,
    勿使苦痛之生类灭死。」菩萨来至恒河岸边,救彼登岸,伴其来至庵内,洗涤疮伤,
    涂以药剂,予以治疗。王妃云:「汝何故由河中救此残障之人 3,带归庵中,与以看
    顾?」彼女嫌厌对之唾弃不置。
        菩萨见其伤已渐次痊愈,留其与王妃于庵中,一人入森林采取果实,以养二人。
    在此二人共住期间,彼女之心,竟为残障者所夺,共犯非道之罪。二人通奸之后,
    彼女思欲除去菩萨,于是告菩萨曰:「王子!当予被君负于肩上由荒野中出时,见高
    山住有高贵之神。予向山神求愿:『若我与主人能安然度日,我将向神供养。』今
118 已安然脱险,我思欲登山拜神祭谢。」菩萨不识奸计,欣然同意,准备供物,使妃持 
    供器,二人一同登至山顶。妃向王子曰:「王子!汝虽非神,但我尊汝为最贵之神。
    我当先以野花祭汝,为右绕之礼后,再向神捧献供物。」于是妃令菩萨面向谷立,妃
    以野花祭之,为右绕之礼,妃伪装道行敬礼之状,恰于其时,由背后立,猛向菩萨
    背上一击,将菩萨推落谷中,并谓:「予见敌之背部,永不再见其面。」彼女欢悦由
    山顶下来,归庵而去。
        当菩萨由山顶转落谷中之时,为无刺之优昙跋罗树叶丛枝挂住,不得落至山麓
    谷底。于是彼食优昙跋罗之果,坐于枝上休憩。尔时有一大蜥蜴王,由山麓登树,
    来食树果。彼见菩萨,惊惧而逃。次日又至,食一侧方之果实而归,如此每日前来,
    与菩萨成为友好。彼问:「君因何来至此处?」菩萨答以:「如是如是。」蜥蜴王曰:
    「汝可勿忧,予救汝归。」于是使菩萨坐其背上,由树而下,出森林至大道,谓曰:
    「汝可由此路而行。」蜥蜴遂归林而去。
        菩萨行至某村,住于其处,闻知父已亡故,遂往波罗奈,于自己之属地,登上
    王位,号称莲华王。彼遵父王所行之十善法,依正义以行政治,于四门、中央、宫
    殿门首六处建救恤院,每日投六百千金,以为恤。
        一方彼恶女负残障者于肩上由森林出,行至人居之处乞食,集得粥饭,以养彼
119 残障者。人问:「此为汝何人?」女答:「予为此人母弟之女,此人为予父兄之子,予
    嫁此人为妻。我夫虽处斩罪,予将长期抱负,乞食养之。」人人赞叹彼女为忠实贤良
    之妻,多与粥饭。更有人谓:「汝不可于此处担误时间,今波罗奈城莲华王即位,因
    王之救恤,于全印度,颇有人望。王见汝之遭遇,必予同情怜悯,多与施物,汝可
    载汝夫速往。」同时给予构造坚固之柳篮。此一无品德之女人,将残障者载于柳篮之
    上,抱持柳篮,往波罗奈,于救恤院中得食而生活。
        菩萨乘于美饰之象背之上,赴救恤院,亲自施舍八至十人,然后回宫,习以为
    常。此不品德之女,使残障者坐于篮中,抱持柳篮立于王来之道上。王见而问之曰:
    「此为何人?」左右曰:「大王!此为忠实贤良之女人。」王呼女近前,已确知其为何
    人。王使残障者由柳篮降下,王问:「彼为汝之何人?」女曰:「大王!此予父之兄
    子,在家被选为予之夫。」诸人不辨仔细,皆云:「实为令人感佩之女。」对此不品德
    之女,大加赞赏。王问:「汝谓此残障者为汝在家被选与之夫耶?」女仍未能辨认王
    夫,大胆答曰:「大王!诚为如是。」
        于是王曰:「汝所云者是否包括此波罗奈王之王子在内,汝非莲华王子之妃某某
    王之王女耶?汝乃某某之名者,饮予膝之血,心为此残障者所夺,推予落谷者,岂
120 非汝耶?汝今额头已贴死印,汝以为我已丧命,然予之命特长而未死。」王更向大臣
    云:「汝等大臣!予曾对汝等之质疑有所说明:『予之六兄弟杀六女而食其肉,然予
    未伤予妻,相伴往恒河之岸,住于庵中。予曾救起被处斩罪之残障者,给与看顾,
    然妃心为此男所夺,将予推落山麓,然予因己之慈悲心而得以长命。』实则由山顶
    将予推落者即为此不品德之女,而被处斩罪成为残障者,即是此之男。」于是王唱以
    下之偈:
              一  此女即彼女        犯法亦成谜
                  此男即彼男        断手残障者
                  君我幼时影        言之实可哂
                  此女实应死        彼无诚信者
              二  彼持残忍心        可比一僵尸
                  犯不义之罪        应以棒夺命
                  更应以刑罚        沦为有罪身
                  此女如生存        亦应削耳鼻
121     菩萨怒不可忍,对彼等处此刑罚,然实际并未执行。菩萨平息忿怒,将柳篮重
    新绑缚彼女头上,不使脱落,使残障者载于其上,由国中驱逐出境。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持烦恼之比丘得须陀
    洹果──佛即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六兄弟是今之长老,王妃是旃阇少女,残
    障者是提婆达多,蜥蜴王是阿难,而莲华王实即是我。」

    注 1  此为有关莲华王简单故事之意义,对此后所出有关同一莲华王之「大莲华王子本生谭」(第
          四七二)此为小者。
       2「坚强之意志」(thaddhahadaya)今可视为与pornakapandita为同格之语。
       3「残障者」原语为kontham 。依底本脚注及另一异本为kuntham。childers 以此与梵语
          kontham 为同一语。若以kuntham 与kontham 两者不认为各别独立之语,则译其为
          残障者并不适当。然与此本生谭相当有三汉译经典(杂宝藏经第二,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驱
          出国缘。六度集经第二,波罗奈国王经。同经第四)按其中译语,一为跛人,二为刖人,
          及其它译为罪人。更依Dutoit之德译,明显译为krupppel(残障者)。今采用残障者之
          译语,仍有研究之余地。


 


{返回 第二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九四 宝珠窃盗本生谭
下一篇:一九二 吉祥黑耳本生谭
 二四三 古提拉音乐本生谭
 二四二 犬本生谭
 一五五 伽伽婆罗门本生谭
 二四八 紧祝迦喻本生谭
 一九六 云马本生谭
 一八七 四美本生谭
 一八三 滤水本生谭
 第十章 豺品 二四一 一切牙豺本生谭
 第三章 善法品 一七一 善法本生谭
 一五八 善颊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八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197.圆照宗本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如何使身边围绕美好的人事物?[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如意轮金刚法概要[栏目:海空法师]
 心如月 如镜 如水[栏目:莲心慧语]
 58 十后悔[栏目:活得快乐]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4 《三自性判定》略释[栏目:谈锡永居士]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O 990~991经(鹿住经):此二经内容所述为鹿住优婆夷心有疑惑,佛陀..[栏目:界定法师]
 第六章 看透善恶[栏目:看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