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三二 足迹善知童子本生谭
 
{返回 第九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0

                四三二  足迹善知童子本生谭
                                                              〔菩萨═童子〕
        序分  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童子所作之谈话。此童子为舍卫城某
    居士之子,彼于七岁年龄之时,既已具有知人足迹之巧慧。彼父思欲对彼试验,于
    彼不知之间,往友人之家,彼不问父之去处,彼寻觅父之足迹,即往赴父所在之处
    而立于其面前。某日,父向彼问曰:「予子!予未示知予之去处,然汝如何知予所往
502 之处所?」彼答云:「父亲!予善能分辨父之足迹,予有知足迹之巧。」
        于是父更为试彼,父于早饭后,由家中出发,立即往赴邻家,于是又出往第二
    之家,第三之家,再出回归自己之家门,然后到市之北门,出市门往左,赴祇园精
    舍,向佛恭敬作礼,坐而听法。彼童子问曰:「予父往何处?」答云:「予等不知。」
    于是童子从父之足迹,先由邻家开始,依父所行路线,赴祇园精舍,敬礼佛而立于
    父之近傍。父问:「予子!汝如何知予来至此处?」彼答:「予辨认父之足迹而来此
    处。」
        佛问曰:「优婆塞!汝为何语?」父申述曰:「世尊!此子巧认足迹,予思试彼,
    以如是如是方法来至佛处,此子在家因不见予之姿而追迹前来。」佛言:「优婆塞!
    知地上之足迹无何不可思议,昔之贤人于空中之足迹,即为分辨。」佛应彼〔优婆塞〕
    之请求,为说过去之事。
        主分  昔日,于波罗奈都梵与王治国时,其后行为不检,为王诘问之际,后誓
    言曰:「若予为邪淫之行,使予为马面夜叉。」如是,后死后生为某山麓之夜叉女,
    住岩石之洞穴,于大森林中捕捉由东方至西端往来通行大道之诸人而食,习以为常。
    依据传闻,彼女三年间奉侍夜叉王多闻天,许可彼于纵三十由旬,广五由旬之地面
    捕食行人。
        某日之事,一富有而又美貌之婆罗门,率多数之从者登来彼道。彼等见夜叉女
    开大口笑,飞跃前来,从者诸人,尽皆逃去。夜叉女奔驰而行,迅速如风,捕婆罗
503 门背脊负彼往洞窟之中,夜叉女因接触婆罗门而生烦恼,对彼生起爱情。于是夜叉
    女并未食彼,而以为自己之夫,如是彼等二人相互和睦生活。自此以来,夜叉女捕
    人时,剥其衣着,夺其米、油,与婆罗门以种种美味之食,而自己自身则食人肉。
    夜叉女于出外时,忧虑其夫逃走,于洞穴入口塞以大石,然后出发。
        二人如此亲密度日之间,菩萨之前生告终,而以婆罗门为父,宿于夜叉女胎内,
    十月之后,生为男子。夜叉女对子与婆罗门生强烈之爱情,养育二人,其后其子及
    于长大,夜叉女将其子亦与父一同入于洞穴之中,紧闭洞户。某日,菩萨知夜叉女
    出发,将大石搬开,伴父出外,夜叉女归来问曰:「何人搬开石块?」子曰:「母亲!
    我为取除,我等不能坐于黑暗之所。」夜叉女觉其子年幼可爱,不作作何责言。于是
    某日菩萨向父问曰:「我母之口形与父之口形不同,是何缘故?」父答曰:「予子!汝
    母食人肉之夜叉,我等二人乃人也。」子云:「如此,我等何为住于此处?我等可往
    人之住处。」彼劝其父,父云:「予子!如我等逃出,汝母将杀我等二人。」菩萨云:
    「父亲勿恐,予伴父往人问住处,为予之责任。」菩萨勉励其父,翌日,母外出后,
    彼伴其父逃出。夜叉女归来,不见彼等之姿,立即随后追来,疾速如风,捕获彼等
    二人,女云:「汝婆罗门!为何逃耶?此处于汝有何不足之处。」父答曰:「予妻!汝
    遗怒于我苦矣,此为汝子伴我而出者。」夜叉女因对子之爱,亦无言责备,反安慰二
504 人,于是将二三日间逃亡之彼等,再行带归自己之住处。
        菩萨心中自思:「我母必有固定之活动范围,予将问母自由活动场所之范围,然
    后逃出其区域之外。」于是某日伴母而来坐于其侧曰:「母亲!我母之物,应让与子
    承受,母之自由土地范围,请使我闻。」夜叉女说示一切之方向及山等之目标,向其
    子说明纵三十由旬,横五由旬之地域后云:「予子!予之活动范围只此,可告汝知
    之。」经三日后,彼于母往森林之间,担父于肩上,依母所教之目标,飞速如风,到
    达境界之河岸。夜叉女归来,不见彼等之姿,立即随后追赶,尔时菩萨伴父已到达
    河之中央。
        夜叉女追及,立于岸边,彼等已知在其自己地域境界之外而始停留于其场不进。
    女云:「予子!速伴汝父返来,予有何罪?汝等有何不足?予夫!汝速归来。」彼女
    向子与夫叹愿恳求。尔时婆罗门已渡过河去,夜叉女尚又向其子叹愿恳求云:「予
    子!汝勿如此,请速回返。」子答曰:「母亲!我等为人,汝为夜叉,我等不能住于
    汝之身边。」于是母问曰:「如是,予子!汝终不归耶?」子答曰:「母亲!我等不归。」
    母云:「汝若不归──汝于人世生活苦痛,无何技能者则不能生活─予知名如意宝
    之陀罗尼,依其法力可以追出过去十二年间倒退诸人之足迹,依此可为汝之生活之
    法。予子!汝可受持此尊贵之咒文再去。」夜叉女虽然非常苦闷烦恼,但为对子之爱
505 情,以此咒文授彼。菩萨立于河中,向母为敬礼,合手如龟状,受持咒文,再向母
    为敬礼云:「母亲!再见。」夜叉女云:「予子!汝不归来,予不能活。」彼女捶胸,
    对子悲哀,忽然心脏破裂,死倒于当场。菩萨知母已死,呼迎其父,往母之前,积
    薪附以火葬,然后消灭火葬场之火,供以种种各色之花,悲泣掩埋,伴父赴波罗奈。
        于是精通足迹之童子,来至城门之处而立,门卫通告国王,国王命引导入宫城,
    向国王交谈之时,国王问曰:「汝能为何事?」彼答曰:「陛下!过去十二年间被盗之
    物品,予寻觅足迹,能往追捕。」国王命曰:「如此汝可仕予。」彼云:「日可领得千
    金,予将出仕。」国王云:「甚善!汝可如此为仕。」于是每日以千金与彼。
        某日,司祭官向王劝说:「大王!此童子以彼之特别技能力并未作任何事件,因
    此,彼果有如此技能与否,我等不能得知,今且对彼加以试探。」国王同意:「如此
    照办。」于是国王与司祭官向看守种种宝物之守卫者,告以预加秘密注意,将最要宝
    物持出,绕宫城三周后,架梯子越过墙顶外出,然后入裁判所,于一旦就座席后,
    再度出发,架梯子越越过城墙,降落市内,然后赴水坑之岸边,三度围绕水坑之周围,
506 降下于水坑中放置其宝,升往宫城之某高台上。
        翌日,宫城大起骚动谓:「有由宫城盗去宝物者。」翌日国王佯若不知,唤菩萨
    前来谓曰:「吾友!诸多宝物由宫城被盗,必须追迹搜寻。」彼云:「大王!予于过去
    十二年间被盗物品,前往寻觅彼盗贼之足迹,亦能搜索前来,今仅一昼夜前被盗去
    之物品,如将其取回,并无何稀奇之处。予将其取回,请勿担心。」于是国王命令曰:
    「如此请即取来。」彼答曰:「陛下!谨遵台命。」言毕出发。彼先向死去亡母礼拜,
    唱念咒文,尔时彼立于宫城所建之高台上云:「大王!发现盗贼二人之足迹。」彼追
    寻国王与司祭官之足迹,入国王之寝室,由此处而去,由高台降下,绕宫城三周,
    更追寻往宫墙附近,立于墙上云:「大王!于此场所,足迹由墙脱离,出现于空中,
    请借梯子一用。」彼架设梯子越过墙之顶上,出至外侧,由此循足迹往裁判所,再归
    宫城,又架设梯子越过城墙而下降,达至水坑,边彼三次后,彼云:「大王!盗贼降
    往水坑之中。」彼自己将如以前所置之物品取出,交付国王,而谓曰:「大王!此二
    盗贼乃有名之大盗,彼等通过此路,升往宫城。」人民等非常欢喜,弹指作响,开始
    挥动布帛。
        国王于心中思考:「此童子往觅足迹,能知盗贼藏匿之物品,但只不过如此思惟
    而已,彼将不能捕捉盗贼。」于是国王对彼问曰:「汝已将盗贼盗去之物品取回交付
507 于我等,然汝能否将盗贼等捕获引渡至我等之所?」彼答曰:「大王!盗贼在于此
    处,不在于远。」国王问曰:「何人与何人?」彼云:「大王!任何人欲为盗贼者,则
    置之为盗贼可矣。物品既已返回王手,盗贼又有何必要?请王勿寻。」国王命令曰:
    「予日日与汝千金,汝须捕捉盗贼引渡。」彼云:「大王!宝已取回,何有搜寻盗贼之
    必要?」国王断然言曰:「我等应须捕盗重于宝物。」彼云:「大王!予不能申告:『如
    是如是之人,乃为盗贼。』予谨向王一谈昔日所起之事件,王若贤明,则可理解说
    此语之动机。」于是说昔日之事。
        ──「大王!昔日在由波罗奈途程不远之河岸之村,住有帕他拉之名舞蹈者。某
    日,彼连同其妻入波罗奈,歌舞储金,于彼庆祝之日终了时,买入诸多饮料及米,
    归回自己之村,到达河岸。尔时彼见新鲜之流水,因饮酒坐醉,于是不自量力,彼
    思:『将此大琵琶结付于首上渡过河去。』遂牵妻之手而入河。尔时由琵琶之穴灌
    水,琵琶加重,彼之身体下沉。其妻弃彼登岸,立于其岸,舞蹈者帕他拉载沉载浮,
    大量饮水,肚腹膨胀饱满非常。尔时彼妻自思:『予夫已将死,予如何能得彼一歌,
    使予于群众之中歌唱,以维生计。』其妻云:『予夫!君今时溺水,请向我一歌,
    依此予得维持生计。』于是为说此偈:
              一  歌之圣手帕他拉        恒河之水运汝去
                  幸运降临于汝身        向我小歌使我闻
508     于是舞蹈者帕他拉向彼女曰:『予妻!如何使汝能闻歌?常为人之保护者之
    水,今竟将杀我。』于是说次之偈:
              二  苦者与恼者        此水与润泽
                  溺中我将死        护者生恐怖」
        菩萨说示此偈,向王申述曰:「大王!水为庶民之保护者,为生命之所寄;国王
    亦为庶民之保护者,若由国王之手边生恐怖之事,则何人能得除去?」又云:「大王!
    此次事件为一秘密,予向贤人所说,立即得悟,大王!请与了解。」国王云:「此种
    暗示之语,予不向不解,汝将盗贼捕获,引渡与予。」于是菩萨向国王云:「如是,
    大王!「请听闻次之语,王可了解。」于是更语其它之语。
        ──「陛下!昔日在波罗奈市外之村有一陶器师,彼为制陶器采集粘土,彼于同
    一场所不绝采集,于洞穴之中,掘穿大孔。某日,彼于采集粘土时,不时生起雨云,
    大雨倾注,水盛流入,使洞穴之岸崩溃,因此,彼之头被击破裂,彼悲泣而说此偈:
              三  有情住大地          种子生彼处
                  护者生恐怖          今我头粉碎
        陛下!大地为庶民之依所,打碎陶器师之头;同样国王为庶民之依所,亦与大
509 地相等,国王起而为盗贼之行动,何人能得防之?大王!予为如是暗示之话,大王!
    盗贼为谁,将可了解。」彼如是申述,国王云:「予不了解如此隐晦之意义,汝须明
    示『此即盗贼』,希望捕来与我。」彼尚为拥护国王,不能明言:「贵君即为盗贼」,
    于是更说其它之语。
        ──「大王!昔日,此城某人之家被烧,彼向他人曰:『汝速入内搬出物品』,
    此人入其家搬取物品时,门户突闭,此人为烟所熏,目不得见,身受焦热痛苦,立
    其家内悲泣而述此偈:
              四  煮沸或防寒        以火尽其务
                  今烧我手足        护者生恐怖
        大王!与火同样为庶民所依之人,盗取诸宝之包,愿大王勿向我寻问谁为盗贼。」
    国王继续主张:「汝速捕盗贼,引渡交我。」彼对国王不言:「贵君即为盗贼」,更引
    他例而言曰:
        ──「陛下!昔日,此市中有一男人,因食过量,消化不良,苦痛心乱,悲痛而
    说此偈:
              五  王族婆罗门        食物系生命
                  今我为食伤        护者生死怖
        大王!与食物同样为庶民所依之人,今盗此宝而去。今此包既已得回,何故贵
    君仍追寻盗贼?」国王强烈主张云:「若汝能捕获盗贼,速引渡与我。」彼为使国王了
    解,更说他之实例。
510     ──「大王!昔日,此市起暴风,一男人四肢被击碎,其人悲痛而说此偈:
              六  暑季最后月(六月)    贤人祈此风
                  今我四肢碎          护者生恐怖
        大王!如斯由保护者所生之恐怖,请了解此意义。」国王云:「捕盗贼来。」彼为
    使国王了解,更说他之实例。
        ──「陛下!昔日雪山之中腰,有分出多枝之大树,住有数千之鸟。然此树之二
    枝相触生烟,火花乱散,鸟王说此偈曰:
              七  我等日居住        此树散火花
                  诸友!何处疾散去  护者生恐怖
        陛下!树为鸟类之保护者,国王为庶民之保护者,若国王为盗贼行为之际,谁
    得防之?陛下!请善思之。」国王云:「总之,交出盗贼。」于是彼更语他之实例。
        ──「大王!在迦师国一村落有某豪家,此家西侧为一住有残忍鳄鱼之河流。此
    豪家有一子,父死之后,养母为生。其母违反子之意志,为子娶某豪家之女,此女
    最初对姑非常重视,尔后,自己之子女生产众多,遂欲将姑除去;而此女之母亦在
    其家同居。女于夫前举姑之种种缺点,讲离间语:『予不能养育汝母,请杀汝母。』
511 夫云︰『杀人为非常重大之事,如何能杀己母?』妻云:『于汝母熟睡之时,连诸
    夜具一同持往投入鳄鱼河内,如此将为鳄鱼所杀。』夫问︰『汝母在于何处?』答
    曰:『寝于汝母之侧。』夫云:『如是汝即前往向吾母寝处之寝床结纽作一记号。』
    妻依其言行后告夫曰:『已作记号。』夫云:『汝且稍待,俟家族之人先行寝睡。』
    于是自己先作寝床,辗转床上,然后暗中起床前往将其纽结换至妻母之寝床而归。
    俟其妻起,两人一同前往,连同结纽寝床一同台起,投入河内,女母立即为鳄所杀
    食。
        翌日妻知自己之母被杀,女云:『吾夫!吾母被杀,今度将杀汝母。』夫答:
    『如此甚善,予将照办。』女云:『于火葬场中堆积薪木,投入火中杀之。』于是
    两人将睡眠之母运往火葬场内,放置于其处。尔时夫向妻问:『尔持火来耶?』妻
    答:『吾夫!予忘携来。』夫云:『汝往持火来。』妻云:『予一人不能前往,又
    汝行予亦不能停留此处,二人一同前往。』于是彼等两人去后,老母为冷风所吹醒
    觉,知其处为火葬场,彼思:『此两人思欲杀我,今彼等前往执火。彼等不知我之
    力量。』老母自语,移一尸体于寝床之上,以布遮蔽,自己逃往同一场所,入某洞
    穴之中。彼等两人持火归来,思尸体为老母,附火葬后,离场而去。
        然老母进入之洞穴,一盗贼忘置一包里而去,彼盗贼思回返取包裹,归洞穴见
    一老女,彼思:『此必为夜叉,予之包裹已为夜叉所盗。』于是彼伴来一专治恶魔
    之医生,彼医生唱咒文进入洞穴。老女见医生云:『予非夜叉,予二人可分食此宝。』
    医生云:『彼此如何信用?』老女云:『汝舌可置于予舌之上。』医生依言,尔时
    老女咬断其舌而吐出,专治恶魔医生思此确为夜叉无疑,由舌根出血,大声叫唤而
    逃出。
512     翌日老母着轻爽之衣服,持种种宝石之包里,归来家中,彼女见而问曰:『老
    母!彼由何处得来?』老母云:『于火葬场被积薪火葬之人,均可得此宝石。』彼
    女希望欲得宝石之包,不告其夫,往火葬场,自投火中。夫于翌日不见其妻之姿,
    问曰:『母亲!我妻今未往母处耶?』母向其子云:『汝恶人!死人如何能归来?』
    母责彼而说此偈:
              八  熏香饰花环        喜悦迎新妇
                  我由家放逐        护者生恐怖
        大王!子、妇为姑之保护者,同样,国王为人民之保护者,若由国王之身边,
    生有危险事,则如何均无能为用。陛下应请注意。」国王云︰「吾友!汝语之言,予
    不能解,汝将盗贼带来。」彼虽然如此,仍思拥护国王,更说他例。
        ──「陛下!昔日此市中有一男人云:『天授予一男之子。』彼非常喜悦,养育
    此男之子至成年时,为其娶妻。尔后,为自己年老,不能工作,尔时其子向父云:
513 『你不能工作,请由此处出去。』由家中将彼放逐。彼为乞食,受苦难之惨状,维
    系生命,悲痛而说此偈:
              九  彼生我欢喜        彼思愿生存
                  由家放逐我        护者生恐怖
        大王!父年老,应受有力量儿子之保护,与此同样,一切人民应受国王之保护,
    然今眼前之恐怖,由保护一切庶民之国王身边而起。由此事即可望得知『如此如此
    之人,即是盗贼』。」虽然如此,国王尚犹谓:「此事真实与否?予全然不能了解,如
    将盗贼带来,否则汝应为盗贼。」再三再四追求谁为盗贼。
        于是童子向国王问曰:「大王!如是您终于思欲捕得盗贼耶?」国王答:「诚然
    如是。」彼云:「如是予将于群众中明言:『此人与此人即是盗贼』。」国王云:「如是
    为之。」彼闻此言自思:「此国王对予已无再与以拥护之余地,如是予今将捕盗贼。」
    彼集合人民来时,向彼等说偈:
            一○  集合市内外          诸君我言听
                  水今将发火          安泰生恐怖
            一一  国王司祭官          掠夺今王国
                  汝等自警戒          护者生恐怖
514     彼等人民闻彼之语自思:「此国王应保护人民,然今欲向他人之上被罪,将自己
    之宝,隐置于自己水坑之中,而立盗贼之诠议。为今后再无窃盗之举动,应杀此恶
    王。」于是彼等手执杖与棍棒立起,将国王与司祭官当场击杀,于是对菩萨行灌顶式,
    即国王之位。
        结分  佛述此法语后,佛言:「汝优婆塞!知地上足迹之事,无何不可思议。昔
    日贤人于空中亦能知足迹。」佛为说明四谛之理──说四谛竟,优婆塞与其子得预流
    果──于是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父是迦叶,精通足迹童子即是我。」

 


{返回 第九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三三 多毛迦叶本生谭
下一篇:四三一 哈利达仙本生谭
 四二八 憍赏弥本生谭
 四二九 大鹦鹉本生谭
 四三八 鹧鸪本生谭
 四三二 足迹善知童子本生谭
 四三四 鸳鸯本生谭
 四三六 箱本生谭
 四三一 哈利达仙本生谭
 四三○ 小鹦鹉本生谭
 四三七 腐肉豺本生谭
 四二七 鹰本生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灌顶的意义[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