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985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数息之目的
 
「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鼻息、气息。修数息观,是将心念靠在气息与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迁流与昏暗。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若将此诸病态去除,不仅可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进一步更可使人心智清明、超凡入圣、达到定心、净心、明心之境界,此即为数息观之目的。
 
数息的方法
 
入坐时,调整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祥自在。并且调匀气息,使出入息微细,通顺、均匀。其方法是先由鼻孔吸气至丹田,再从口中将腹部浊气徐徐吐出,如是返覆三次,气息调匀之后,即可进行数息。
 
修数息时,数出息或入息皆可,然以数出息较佳;但不可出入息同时并数,否则易导致腹中气结。数息不宜紧张,应轻松自在,一心专注,将心念依靠在出入息上,随着出息默数(不数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字字不断,绵绵相续,不可夹杂,错落不清。
 
若气息太短,无法数至十,可数至五或七,待气息较长后,再加至七或十;数字至十为止,即不宜再加,若因妄想而致数字间断,则重头再数。若妄想纷杂,心无法收摄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即可降伏妄想。
 
一般而言,气息有三种病相,皆不可依之修习:
第一、 喘相:即出入息时,每一息没有吐尽,尚有部分气息留滞于体内,产生不平衡、不通畅的现象,而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相。
第二、 风相:出入息如打铁之风箱,进出作声。
第三、 气相:气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微细、均匀。
 
若依喘相修数,则胸口闷结,头昏脑胀,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则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气相修数,则疲劳心苦,不易得定。故要修数息前,应先调治此三种病相,使气息通畅、无声、微细、均匀,再修数息。
 
若无法数息,则可观息,就是注意出息和入息,就是要知出知入。所谓知出知入,不是要去记忆出息和入息,只是「知」就好了。知道现在是出、是入,这个知出知入的心要存在。假使不知出、不知入,心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知出知入,一定能使我们心得到宁静、安定。
 
数息(观息)可以在静坐中或睡眠前修,但行动时则不宜修习。数息得定境时,若见一切善恶境界,皆不可执着,此为幻识所生;应不取不舍、不忧不喜,应知所有相皆是虚妄,坚住正定,心念专注于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之数字须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心念清楚明白即为「观」;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若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定境现前,则身心和悦、轻安舒适。
 

{返回 禅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七周缘慈
下一篇:如何修定(布楚仁波切)
 佛光·禅修释疑
 正确的禅修心态
 坐禅要领(铃木俊隆)
 静坐讲义(畅怀法师)
 禅是什么(铃木大拙)
 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为何要学静坐?
 国王的密室——揭示禅修“金字塔能”的奥秘(索达吉堪布)
 谈焦虑(韩桂春)
 禅修:征服你的身体 踏上心灵幽径(杰克·康菲尔德)
 为什么要到加行位才修禅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论卷第四[栏目:龙树菩萨]
 没有违缘障碍怎么成就?[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佛音梵唱话今昔(蔡惠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家庭沟通 - 接纳不负责任的父亲[栏目:方外看红尘]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八六)[栏目:杂阿含经]
 跟佛菩萨学为人处世之道(邹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净空法师说故事(二) 贰 在家篇[栏目:净空法师说故事]
 牧师皈依佛教[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