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的四教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5

佛法的四教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把佛法的内容分成藏、通、别、圆四教:

(一)藏教:这是小乘教,小乘教为何说是藏教?《法华经》说小乘教是三藏教,经、律、论三藏的法义区分明显,不像大乘佛法的戒律中有教理,教理中也有戒律,所以三藏教是根据《法华经》而安立,它属于小乘声闻法。

(二)通教:通教的义理类属于中观的学者,中观为何说是“通”呢?智者大师说,“通”是指通前通后,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佛法不论修大乘或小乘,内心皆以空为基础,“三乘共坐解脱床”,所以空义的教理是大、小乘皆要学习的,故称为“通”。

(三)别教:别教是类似唯识学者,以阿赖耶识的受熏,界定整个染净因果。阿赖耶识的缘起思想,为何称为“别”呢?“别”是指别前别后,别前藏教,别后通圆,它是发明诸法的差别,故称为别。

(四)圆教:智者大师认为《法华经》、《涅槃经》及天台宗的思想,皆属于圆教,因为它可以把前面藏、通、别的种种差别相,会归到现前一念心性,融通了理性的空义与种种事相的修持,故称为“圆”,圆是指圆融无碍。以上的通教、别教、圆教是大乘的三系,藏教是小乘的教法。


{返回 净界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障碍最怕你坚持
下一篇: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三卷
 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十三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五○卷
 《灵峰宗论》导读讲记 第十八卷
 摄大乘论讲记 第二卷
 行为是暂时的,思想是永久的
 佛遗教经讲记 六
 追求安乐人之常情 今生后世要当兼顾
 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三十六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相应34经 天道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预言与受记[栏目:传喜法师]
 何故念恩修法,当於生母之恩,数数思修?[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印公大师生西一周纪念[栏目: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
 《唯识学及其发展》序[栏目:黄心川教授]
 看到生活的美好(木鱼)[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开智慧也要靠外在的缘起[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4[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发脾气的危害[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