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唯心论与唯物论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32
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唯心论与唯物论
  
  陈月卿:科技人对科技的发展远景充满乐观,宗教师对宗教的未来性也很乐观,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人类已经探讨了上千年,就是「唯心论」与「唯物论」的差异,一般都认为宗教是唯心,而科技是唯物,请教两位对此看法?
  
  曹兴诚:若从西方文明的发展来看,西方人将宗教、艺术与科学视为人类追求幸福、寻找人生意义的三个主要途径。在一般的认知之中,宗教追求善、艺术追求美、科学追求真,但这之间是绝对独立存在的吗?
  
  事实上,在宗教、艺术与科学领域中,一些登峰造极的杰出成就者身上,我们往往可以感受到真善美三者兼容并存。以我个人的经验,在科学的范畴中,也可以发现非常多的美感经验。
  
  其实,科学家比一般人更容易接受宇宙有神的观念,因为我们看宇宙的各种各样物质,都是靠几种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成起来的,这中间所显示出令人惊讶的秩序与条理,很容易让科学家相信是有一个超自然的主宰在其中,所以很多科学家也同时是很虔诚的信徒。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能够藉由科技,使得人类生活在一个物质不匮乏的环境中,人类反而能够去追求性灵的成长,这或许也可当做是科技对宗教的贡献。
  
  圣严法师:其实,以佛教徒的立场来说,唯物论是错的,唯心论也是错的,甚至也不是有神论,因为「神」的概念,事实上是由人的经验出发,源自于内心的需求及感受;事实上,觉得有神的存在,是跟心有关系,所以也是属于唯心论的范围。
  
  至于「心」,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属于意识的、认知的层面,佛教称之为「分别心」,第二种就是「真心」,也是佛法中所说的清净心,又叫做真如、佛性;这些名词非常抽象,只有修行之后才能够体会到,甚至没有开悟,都不能真正知道那是什么。而真心无心,像《六祖坛经》所说的无念、无住、无相,所指的是无心,也就是空,事实上并没有一样东西叫做真心。
  
  一般都认为科学是唯物的,其实物质的存在,也是因为人的运用,人的智慧把它创造出来,才赋予意义,这都还是以人为出发点,物质本身是无所谓什么唯物、唯心。
  
  因此绝对的唯物论或绝对的唯心论,我并不认同。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科技的贡献
下一篇: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科技的省思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相互学习无距离
 平安的追寻—圣严法师与李亦园、杨国枢的对话 放眼新世界
 无名问无明—圣严法师与李连杰的对话 无名问无明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服务与奉献是快乐的泉源
 全球化趋势下的信仰价值观与教育—圣严法师与单国玺枢机主教的对话 宗教的..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留给子孙美好家园..
 经济与环保的创新作为—台湾青年领袖促进和平论坛 环保就是节省资源..
 心灵的河流—圣严法师与马英九的对话 整治河川上下游都重要
 生命的价值—圣严法师与单国玺枢机主教、吴若权、陶喆的对话 家庭教育的重..
 新时代心伦理—圣严法师与钱复、施振荣、刘炯朗、张淑芬的对话 以「礼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学 第九章 历代法会对佛教规范之分析 第五节 对寺院僧团之管理[栏目:佛教戒律学]
 论智顗的“生态放生”及其对当代佛教“放生”的启示[栏目:陈坚教授]
 平常心是道[栏目:禅林衲子心]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九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南北朝唯识新学的传入[栏目:李四龙教授]
 佛教中的“手印”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六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栏目:净空法师]
 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专仗佛力[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池店福海堂共住规约[栏目:丛林规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