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中的禅机—圣严法师与林怀民的对话
对宗教的感动与疑惑
圣严法师:宗教的信仰有很多层次,一般人是迷信的宗教,层次较高的是体验的宗教,另外还有理性的、知识的、认知的宗教。
所谓宗教的体验,就是自己体验、感受到的,例如一般人认为佛、菩萨或者神,是受我们尊敬的、崇拜的,这是我们认知的对象,是在我们心外,不在我们心内;但是如果能从内心去体验佛的功德、慈悲与智慧,便会觉得世界上处处都有佛,处处都有菩萨;而且只要内心是宁静、安定的,就是与佛在一起,所以禅宗说:「天天共佛起,夜夜抱佛眠」,这便是一种宗教的体验,而且是比较高境界的宗教。
另外一种心境的觉受,则是和禅的境界相应。禅包含了两项要素,一个是「定」,一个是「慧」。定就是心不动,所谓心止于一境,持续保持下去叫做定;慧是不为外在环境的诱惑、刺激、干扰,而能清清楚楚不受影响。
林怀民:在菩提伽耶另外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在庄严的寺庙中,感到身心的清凉,但是出了庙门,却看到两、三百位乞丐,甚至还有痲疯病人就在那里乞讨。有一天我难过至极的跪在佛前,心中对着佛陀说:「您已经涅槃两千五百多年了,为什么您的国人还过着这么悲苦的日子?」
一时的悲愤让我忍不住大哭一场,但也在那一剎那之间,我忽然体验到佛陀的伟大。他之所以伟大,并不因为他是神,而是不忍众生的苦,而发了大愿来度众生。我想是那一剎那的感动,使我成为一个佛教徒。
事实上,不仅在印度,在我们环境中,常常碰到类似的问题,当你走在路上,会遇到乞丐对着你伸出手,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可以帮助他们,可是如果同时有那么多只手向你伸出,希望求得援助时,除了看得很不忍心,反而不知道如何帮忙?
圣严法师:生、老、病、死、贫穷的问题自古皆然,释迦牟尼佛对当时印度的社会环境是很清楚的,佛陀的做法是,如果托㚱所得到的比较多时,就分给他们,如果不够,或没有,当然也就没有办法给。
但是佛陀最主要的帮助,还是在施予佛法,因为世间的一切众生,都在贫苦之中,有的是物质的贫穷,有的是精神上的贫穷,而精神的贫穷,往往比物质的贫穷更痛苦。
佛经中记载,有一个乞丐拿了一只破碗,讨了一碗油来供佛点灯,释迦牟尼佛知道后告诉弟子阿难尊者,其他人点灯的功德,都没有这位乞丐来得大,因为这个乞丐虽然贫穷,什么都没有,但是有一颗虔敬供佛的心,这便是非常大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