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世界尽头的光明-心灵的体会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9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世界尽头的光明
  
  —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的对话
  
  时间: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地点:诚品书店信义旗舰店
  
  主持人:陈文茜女士(知名媒体评论工作者)
  
  与谈人:圣严法师(法鼓山文教禅修体系创办人)
  
  维德·戴维斯博士(Wade Davis,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驻会探险家)
  
  心灵的体会
  
  陈文茜: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座谈会的两位主角:一位是在台湾大家最敬重的宗教家之一——圣严法师,法师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提出很简单的两、三句话,就把许多人花了许多时间都参不透的道理告诉我们。我想宗教之所以成为许多人的心灵寄托,是因为许多从事宗教探索的人,他们对于心灵的了解比大多数人来得深刻。另外一位,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驻会探险家维德·戴维斯(Wade Davis)博士。其实,人类学家与宗教家的角色有一点类似,他们透过不断地探讨各种文明的存在与消失,及其演变的过程,从中去思考人性思惟里最深刻的部分。
  
  首先请教圣严法师,在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什么原因让您出席今天的座谈?
  
  圣严法师:主持人好。维德·戴维斯博士是全球知名的探险家、旅行家和作家,在他拜访尼泊尔以后,我认为他也是一位大修行者。我自己虽 然也修行了六十年,但是懂得的佛法仍然有限,我只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禅宗的佛教徒,同时我们有一个团体叫做「法鼓山」,而我们这个团体,就是用禅佛教的方法和观念,来帮助参与修行的人和各界人士。
  
  在这十年之间,我也经常在全世界各地,跟不同宗教、民族、文化和地区的人接触,分享法鼓山的观念和方法,我发现许多人都很能够认同,也很愿意接受,我用的一个名词是「心灵环保」。如果我跟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互动,不时地谈起佛教,那会让对方感觉是在传教,而不欢迎我了。因此,我跟他们互动时很少提到佛学名词,而是用「心灵环保」来沟通、来分享。
  
  这个世间,地球一天天受到破坏,是谁破坏的呢?是受到人类的破坏。由于人为破坏,所以地球逐渐暖化、变热,而地球的资源日益短少。尽管大家都有共识 ——「地球只有一个」,也都主张地球资源需要保护,但是说要保护地球资源的人,往往就是地球资源的破坏者。因此,我们必须从观念的调整开始,练习从我们的内心来体会自己、体会他人,体会这个世上所有的一切。
  
  戴维斯博士是人类学家,同时兼具生物学、植物学的研究专长,大凡与这个世界相关的知识领域,可说都在他的研究范畴之中,尤其是他到了尼泊尔之后,因为接触藏传佛教而成为佛教徒,内心也有一些深刻的体验。因此,今天这场座谈主题也可定为「心灵的体会」,我们不去申论彼此专长的领域,而是针对心灵的体会,彼此交换意见。戴维斯博士的想法,如果能与法鼓山「心灵环保」的理念相呼应、相结合,应当会产生一些影响力,这是我非常期待的。
  
  维德·戴维斯:我只想说,在圣严法师面前,我不敢造次,只想听他开示。或许我可以做的,就是从我先前的演讲中整理出一些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大家共有的疑惑,来向法师请益。
  
  我想请教的是:当人们来到亚洲,在这处佛陀与佛教的诞生之地,譬如新加坡、吉隆坡、台北,会发现处处充满惊人的能量与蓬勃的经济。我很好奇,佛教的修行如何在现代社会找到定位?在环境保护这件事情上,佛教所扮演的角色为何?
  
  圣严法师:我不敢说我的回答就是代表整体佛教的立场,因为佛教发展至今,已形成各种不同的宗派,也有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承,而我仅是代表法鼓山所传承的汉传禅佛教立场,来回答佛法如何帮助这个社会。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在追求快乐、追求富足、追求平安,甚或追求一个倚靠;这些期望,如果是向内心以外的物质世界、人群或者社会去追求、争取,很可能得到的是一种虚幻——虚幻的快乐、虚幻的富足、虚幻的平安,就连倚靠也是虚幻的。
  
  但是,从佛法的立场来讲,世事的虚幻是正常的。要知道,所有的事物,无论是得到的、失去的,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虚幻不是「没有」,而是暂时的「有」,但这并不实在,也不可靠。如何才叫做可靠呢?那就是我们的心要能够安定,无论生活条件富有或者贫乏,我们的心都能不受外在的环境影响,经常处于安定、宁静的状态之中,这才是真正可靠的。
  
  某些开发中或者未开发的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低,可是他们过得很快乐;我在西藏、印度,看到当地的穷人生活很苦,可是他们的脸上经常有笑容。而我自己从小也在贫困的环境里成长,那时并不觉得有什么欠缺,也不觉得哪里不好;反而是在富裕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拥有充裕的物质条件,可是不快乐的人却很多。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不知足、贪求无厌。至于佛法如何在现代社会帮助大家修行?主要是从观念上来调整,并且提供方法的练习,来帮助我们安定、健全身心。
  
  戴维斯博士拍摄这一系列影片时,也到了尼泊尔,跟着藏传喇嘛一起修行,和医师友人一起打坐。在打坐时,他有一些体验,让他很震撼,也很感动,这就是他的内心有所转变。当一个人的内心转变以后,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会更懂得反省、知足惜福,而经常觉得自己与身边的人,和社会、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融合体,因此他对物质的需求、对自然世界的破坏可能会少一些。这也是法鼓山正在推动的工作。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知足常乐
下一篇: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编前序
 珍惜生命—圣严法师与吴念真、黄春明、李明滨的对话 六、呼吸就是财富,活..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留给子孙美好家园..
 用四安重建希望家园—圣严法师与萧万长、张淑芬、李连杰的对话 宗教与心灵..
 科技的省思—圣严法师与曹兴诚的对话 科技的贡献
 无名问无明—圣严法师与李连杰的对话 现场问答
 生命与信仰的探索—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前言
 世界尽头的光明—圣严法师与维德.戴维斯博士的对话 现场问答
 新时代心伦理—圣严法师与钱复、施振荣、刘炯朗、张淑芬的对话 什么是新时..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相互学习无距离
 珍惜生命—圣严法师与吴念真、黄春明、李明滨的对话 九、不做成功的人,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Part One 12. Siddhartha Leaves His Fathers Palace[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33.四种修持模式[栏目:专题经文选译]
 《百法明门论》讲解 第四卷[栏目:净空法师]
 道场新起[栏目:宣化上人]
 修行学佛的态度及方法[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唯生论读后[栏目:太虚法师]
 第六十一回 第四个梦[栏目:自然的代价]
 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应如何正解?[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慧灯之光十 你可以更幸福[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心经广义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一节 菩萨境界[栏目:冯达庵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