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五、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21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五、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禅修,能令身心放松、平衡和促进健康。简单的禅修方法为:
  
  (一)放松身心:采取自然舒适的坐姿,身体放松,双手垂下放大腿上,脚部平放地上。闭上眼睛,眼球不要用力,身体靠往椅背。让脸部肌肉放松,然后,慢慢往下移,放松肩膀、双手、大腿,最后是小腹,以至身体全部放松。心中不存任何念头,轻轻注意呼吸,但不刻意控制呼吸,只是享受这种很舒畅的感觉。
  
  (二)统一身心:当身体的感觉不再构成内心的负担,只是知道身体的存在,但不在乎身体所引起的反应;对于周围环境感到很亲切、和谐,如同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这时候,自我中心仍然存在,唯有进一步放下身心,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三)放下身心:放下并非放弃,身体、念头依然存在,正常运作,只是不再执着自我中心。这是从修行的经验上,逐步渐修而进入的无我境界,与观念上的无我不大相同。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达到顿悟、开悟。
  
  其实,在观念上认识「无我」,只能有助于经验上实证「无我」,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因此如果要实证佛法,必得要经过修行,否则,仅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正确的修行态度与观念应该是重视内心的自在,但是,现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是着迷于神通本领。
  
  曾经有一位喇嘛,希望到西方国家弘法,他的师父劝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众,弘法较为方便。于是,他夜以继日努力,终于练就了一种「神通」本领,可以帮人把遗失的物件寻回,原意是以此作为弘法方便的工具,不料很多人纷纷慕名而至,目的只是为了从他施展的神通当中获得个人的好处,而非为了听闻佛法,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圣严法师讲于佛州Tampa南佛大学USF管理学系,李果嵩录音带整理。本文现存录于《动静皆自在》。)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精进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的入门方法
下一篇: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四、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禅的入门方法 二、运动的方法
 坐禅的功能 科学家所见坐禅的功效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四、什么是正信的佛教
 坐禅的功能 培养完美的人格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五、佛教的禅修方法及目的
 禅学与正信的佛教 三、正统的伟大宗教
 禅的入门方法 一、调身
 法喜与禅悦 四、体会禅悦
 坐禅的功能 身心安全的保障
 禅的入门方法 四、调息和调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拿舞弊来的钱可以拿去印经、放生吗?[栏目:弘法护法·净空法师问答]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B 二、有胜天经[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