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化奠祭手册 一、冥阳两利的庄严佛事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59
佛化奠祭手册
 
 
   一、冥阳两利的庄严佛事
  
  (一)什么是佛事?
  
  圣严法师曾开示说:「以佛教的立场,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项庄严佛事。」什么是佛事呢?广义的说,凡是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是佛事。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并照着去做,必将可以成佛。佛事的范围有狭有广,所谓「佛法无边」,就是说成佛的方法非常多。
  
  佛事的主要对象是人,以福慧双修为目标,其中读经、课诵、闻法、讲经、念佛、拜佛、打坐是「修慧」;布施、忍辱、持戒、供养三宝、孝敬父母、敬事师长、普施贫病是「修福」。必须福慧双修,才是佛法所说做佛事的正途。
  
  一般人误将做佛事,看成专为往生者而设的仪式。事实上,佛法的主要对象是活人而非死人,为亡灵超度,只是一种补救的办法,不是佛教的中心工作。
  
  所以做佛事宜在生前,丧葬固然要做佛事,结婚、生产、禳灾、祛病、祝寿、谋职、开张、交易、建造、安居、行商等等,也都应该做佛事。与其等到死后由亲友代做佛事,何不趁活着的时候,亲自做些佛事呢?
  
  佛法的超度对象,是以活人为中心,如果平时不修行,临时抱佛脚,虽然也有功德,但不及平时有准备的落实可靠;如果自己不做佛事,死后由亲友请人来代做,功效则又差多了。《地藏经》中说,为先亡眷属做任何佛事,七分功德,生者可得六分,而往生者仅得其一,所以我们应该在生之时,自己多做佛事。
  
  (二)放下万缘,一心念佛
  
  学佛的工夫,主要是靠平时的修行。假如平时没有修持佛法,临命终时,尚有一个补救之道,就是根据「随念往生」的道理,劝病危者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不要心慌意乱,也不要贪恋家属亲友和产业财务。并且请大家一起助念,让临终者的心念,融入虔敬恳切的念佛声中。如此,死后当可往生佛国净土,假如寿数未尽,也能以此念佛功德,使病者早日康复、福寿增长。
  
  为往生者所做的佛事,要以虔诚、恭敬、肃穆、庄严的心情来做。请家属亲友尽可能全体参加,能够跟随持诵最好,或是随众参与、聆听、礼拜也可。往生者家属亲友的虔诚、恭敬,可以感应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给予往生者佛法的救济及开导。化解烦恼的业力,得以超生离苦。如果家属亲友对于佛事漠不关心,既不参与,也不礼敬,对往生者的功用,纵然是有,也极其轻微,所以,真正的佛事是要大家亲自去做。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化奠祭手册 二、临终关怀要领
下一篇:佛化奠祭手册 缘起
 为什么要做佛事 九、放焰口做什么?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人生为何 人生的价值是奉献、贡献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安居乐业-家业的幸福与安全
 人生为何 人生的意义是尽责、负责
 情与理 二、情与理的类型
 现代青年的生活环境与身心安定 建立正确的志向
 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的方法
 安身、安心、安家、安业 身心平安-身心的平衡与安稳
 佛化奠祭手册 四、预做准备,减少遗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老子述义[栏目:太虚法师]
 量子力学(18)[栏目:量子佛学]
 极乐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栏目:星云大师·微教言]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七日[栏目:佛源法师]
 安居第五十九日(一):性修不二[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净土法门的人间佛教观──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栏目:净宗法师]
 一心不乱才能够往生?一心不乱的标准是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生日菩提后感[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关于玄奘是否访问过加德满都的浅见(王宏纬)[栏目:玄奘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