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六、慧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57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六、慧
  
  慧是包括知识范围的「认识心」和「检择力」,知识不能涵盖慧的内容,从知识可以升华到慧的领域,佛教不是知识的宗教,却是使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为除了肯定世间的知识之外,更着重在超知识的「悟」的经验下而获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识的「认识心」和「检择力」。不过,慧的获得虽在于悟,慧的寻求,仍不能离开知识,它有「闻」、「思」、「修」的三个连环性的步骤:
  
  (一)闻慧—虚心学习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称为学佛,在烦恼没有断尽以前的人,称为住于「学地」的「学人」,并且每天应该记诵四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成佛的愿望,你当断尽一切的烦恼,救度无数的众生;如何断烦恼?怎样度众生?那就非得学习种种方法不可了。因此,对于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学习,假如最初你是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当你对佛教产生信心之后,你便不会不学了。
  
  闻慧的学习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听人开示佛法,讲解经论,是用耳朵;自己阅读佛教的经论,看佛教道场的庄严神圣和僧尼的威仪齐整,是用眼睛。凡此种种,只要能够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许益处的,均称为闻慧。进一层,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学佛法有了相当工夫的人,他们可以从与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接触之中,学习到佛法,也能从人与人的平常应对接谈之间,学习到佛法,尤其在中国禅宗的记载,这种例子特别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之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才是真实的佛法。不过,人们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过佛经的说明而已。
  
  (二)思慧—缜密研究
  
  对于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应该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来消化它们,将你从各方面学得的东西,当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料,然后,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类研判,把你觉得适合你程度及当前用得到的,接受下来。被你怀疑的东西,你尚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无关紧要的东西,便把它们搁置一边,作为参考,当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阶段之时,现在以为没有用,不合理的东西,也正是那个阶段觉得最有用、最合理的东西。因此,佛教徒的学习态度是精密而且客观的。
  
  (三)修慧—实际体验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慧的表现,是全部身心的实际体验,它与知识的最大不同者,知识可以贩买,可以现买、现卖,一般的知识分子,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慧则不同,慧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如何获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无法传授的。又所谓「大智若愚」,正因为慧不是知识,无从说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于辩论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认识「慧」是什么形态,也许可以从考察一个有道之士的实际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么呢?修习如何获得慧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已告诉了诸位:从闻、思所得的慧,指导我们持「戒」和习「定」,便是修慧的具体内容,再由持戒和习定,产生更强的慧力,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便是最高、至尊、无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一九七六年五月九日讲于美国佛教会佛诞法会,本文现收录于《佛教入门》)

{返回 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原始佛教 一、原始佛教的定义
下一篇: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五、坐禅须知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一、佛学与学佛
 皈依三宝的意义 二、什么是皈依三宝?
 由人成道的佛陀 一、佛陀的祖先和家属
 怎样做一个居士 六、居士应具备的条件
 怎样做一个居士 八、居士的社会生活
 怎样修持解脱道 四、佛教的解脱方法
 怎样修持解脱道 三、佛教的解脱工作
 学佛的基础 四、佛教的特色
 原始佛教 一、原始佛教的定义
 因果与因缘 三、行善止恶持戒积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做个修行人[栏目:白云禅师]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破从他体而生的自证分与依他起[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贰捌 以法为尊[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与元明准提信仰的流行(唐希鹏)[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智慧甘霖萨迦法王访问 第二章 欲知未来,请看你当下的行为[栏目:萨迦法王]
 佛法讲不杀生,但植物、真菌等也都是生物,那么吃素是否也意味着杀生呢?[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从《大智度论》所引的文献探讨四悉檀(释圆融)[栏目:大智度论研究]
 解脱之道讲记 a1 解脱之道开课缘起[栏目:体方法师]
 论晚明禅学中兴[栏目:陈永革博士]
 君子谦谦,卑以自牧[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