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钟声 圣严法师
现代孝道精神
现代孝道精神
中国传统孝道精神就是要让父母过得身心健康、平安愉快,叫作颐养天年。
过去的孝顺是要晨昏定省,父母年纪大了,要常嘘寒问暖,这是为了让父母感到一份安慰。虽然父母亲还没老到不能自助,但是子女问一问「你今天衣服穿得够不够?」「昨天晚上很冷,被子够不够暖和?」「最近家中煮的东西,适不适合你的肠胃?」当父母亲听到儿女这些关怀的话,即使物质生活不是很富裕,也会觉得很温暖、很温馨。
但是,今天的社会,儿女每天为了上班、下班,必须早出晚归,赶车子,遵守上班规定;若一定要子女做得这么周到,可能有困难。
我在美国有一位在家弟子,和母亲住一起,母亲早上要替他煮早餐、晚上要替他烧晚饭。当他上班时,母亲老是打电话问:「你到了没有?」
母亲算好时间,第一个电话打过去,儿子还没有到,过几分钟就打一次,半个小时打了十七、八次电话,等儿子到了办公室,母亲已经在哭了:「儿子呀,你到那儿去了?把我吓死了!」
儿子说:「地下铁出了一点小事情,延迟了一点时间,你不要担心,我没有事的。」
过了一年,儿子问我:「怎么办,母亲老是为我担心。」
我建议他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去。美国有些自费的养老院很不错的,有齐全的医疗设备,饮食也调理得很营养,也有专人打扫房子,老人家在里头可以念书、念佛,「她没看到你,就不会老是给你打电话。」我跟这位弟子这么说。
后来,他母亲来找我:「怎么搞的,你怎么叫我儿子送我去养老院?」
我劝她说:「你试试看,住一段时间,不好的话再搬回家,要不然,你们母子为了互相照顾而老是痛苦着。」
住了一个月之后,母亲慢慢习惯了,儿子一周看她一次,她发现说:「儿子,你还是好好的呀!」
我们国内的社会也将渐渐走上这种形态,工商社会就是这个样子,时代的巨轮不会回头,不会再回到两、三百年前的家庭制度。
工商社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所以,小家庭居多,老年人不能跟着子女流动,以至于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天地,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社会,生活习惯和观念都有差距,不同时代的人就在不同的环境生活,彼此也能互相关怀,这样比较好。
但是,我并不反对三代同堂、五代同堂,只不过这渐渐会变成历史遗产。历史是往前走,不可能回头的,能够三代、五代同堂,值得我们赞叹、歌颂、回味、推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已是事实。
现在尚年轻的人也会老,老了之后要有这种共识,可是,不必强求现在的老人家有这样的认识。重要的是,现在这一代人老了之后,不要走上固执和痛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