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我成长 - 非结婚不可吗?
 
{返回 方外看红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1
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非结婚不可吗?
  
  问
  
  台湾人愈来愈晚婚,甚至不婚。父母急着为三十好几的女儿、儿子作媒,就怕儿女老了没有后代照顾。但也有人说,早就养儿不防老了,只要自己过得好,何必结婚呢?人生非结婚不可吗?
  
  答
  
  随着时代的改变,年轻人愈来愈怕结婚。看起来,怕结婚的原因是太麻烦了。万一要分手,结婚双方在财产、法律、家属上的问题,都比没婚约只同居的人麻烦,所以干脆不结婚了。
  
  如此一来,男女之间好象更自由,似乎彼此谁都不要控制谁、谁也不需要负担谁的责任。但是这些新的作法,看在老一辈父母的眼中很不习惯。在父母的年代,一般人多半会结婚;因为老人家要抱孙子,自己死了,还有子孙可上坟。这是上一代父母的想法。年轻人不再在乎家族香火是不是有人继嗣,他们不在乎家族,而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不结婚到底好不好,要由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精神上各个层面去思考。
  
  我常说,人生对于伴侣的需求,可以分几阶段来看。青年男女谈恋爱,是找情感上的伴侣;结婚之后,开始生儿育女,这时生理伴侣的角色就相对明显,当然也有生活上的扶持。
  
  到了中年,儿女渐长,男女之间更是生活伴侣,一起解决家庭问题;到了老年,老伴是精神伴侣,老了,还有人可以说说话,互相照顾。为了填补人生过程的孤独、寂寞、还有无奈等情绪,人是需要伴侣的。
  
  在我留学期间,有个朋友常常待在咖啡馆,喝茶看书;朋友都走了,他还不回家。为什么呢?他说,有人的地方才算是家。在咖啡馆还可以看到人,回到住的地方,只是堆书的「图书室」;没有人的地方,不算是家,所以他宁愿晚些回去。
  
  如果一个人不属于任何家庭、任何群体,当然觉得孤独。法鼓山有不少信众没有结婚,但是他们不孤独,因为他们有修行的伴侣。如果人生四阶段的需求,可以在婚姻之外找到,不结婚当然也是可以的。
  
  晚婚、不婚成了趋势,社会也要留一些空间给他们。不选择传统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有些老人家把猫狗当成家人,把动物当成生活上的伴侣,动物伴侣需要他、围绕他,让他们因此有了情感寄托。
  
  其实,人还是愚痴啊!结婚一辈子,人老了,两口之中总有一人先走,人总还是会有孤单的一天。
  
  不选择传统婚姻和家庭的人,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返回 方外看红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我成长 - 赚钱的福报
下一篇:自我成长 - 别玩劈腿游戏
 家庭沟通 - 娶外籍配偶无法解决问题
 自我成长 - 小心而不担心
 家庭沟通 - 无血缘的家庭联合国
 家庭沟通 - 青少年为何迷恋网路?
 自我成长 - 中年别盲目转业
 生死大事 - 防癌的方法
 自我成长 - 恐怖的爱
 社会关怀 - 不放弃自己
 家庭沟通 - 父母是家里的佛
 自我成长 - 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共内加行 皈依篇》大圆满隆钦领体前行仪轨 遍智妙道 开示[栏目:噶陀仁珍千宝·贝玛旺晴]
 Part One 20. Siddhartha Becomes the Buddha[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改过戒淫劝善得子[栏目:改过获福感应录]
 万死千生百磨练[栏目:宣化上人]
 修心日光 1[栏目:日宗仁波切]
 佛教的未来观[栏目:星云法师]
 一点点损害众生的事都不愿意做[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一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漫说《长阿含》(卷二)~G 当取灭度[栏目:界定法师]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六天 具三资粮摄心念佛[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