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死大事 - 最好的葬法
 
{返回 方外看红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97
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最好的葬法
  
  问
  
  最近常可看到树葬、海葬的公益广告,呼吁大家身后事也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是有些老人家,坚持自己身后一定要「入土」才能安,还交代子女;但年轻人的观念不同了,现实环境也不同了,两代意见分歧,该怎么办?
  
  答
  
  任何风气开始形成的时候,大家会觉得格格不入,或对新思维采取排斥的态度,但之后渐渐会变成习惯的。树葬、海葬,以及法鼓山现正推行的洒葬,都是新思维,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区性的需要。因为人口愈来愈多,可用的土地却愈来愈少。即使是在土地广博的中国大陆,也因为人口太多,非常重视农耕土地,大陆政府也提倡树葬、花葬,劝导人民勿土葬。
  
  在台湾,处理身后事,多半是土葬。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往生时,交代要用火葬,骨灰洒在海里,不要留下任何东西让人膜拜,出家人走了就走了,非常洒脱的。
  
  可是他的几位同乡法师指责我说,他们这一系的出家人,往生后一定是土葬,坚持要我去买棺木、买墓地。后来,我在师父的保险箱发现他留了一份遗嘱,交代过世之后绝不要土葬。他的同乡法师看了,说:「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坚持了。」
  
  就算是出家人,也会执着于安葬的方式,何况是在家人?大家认为土葬是理所当然,俗话说「入土为安」、「长眠地下」,好象已经是自古以来的观念;如果要改变,则需要好好的宣导,需要教育才有效果。
  
  在台湾,政府并未禁止土葬,因此有钱人能为往生者买到大的墓地、好的墓地,没钱人就去买小地安葬先人。
  
  但是,就我的经验,许多土葬的人家,子孙传到第三代就可能忘了先人的墓地了。在清明扫墓时节,很多墓是没人扫的;有些大的墓地,子孙出国了,没有人照顾,也是荒草遍地。
  
  年纪大的人,自己要想通,现实环境已经不适合土葬了;做儿女的也要找机会与长辈沟通。其实,真正让子孙怀念的,不是祖先的遗骨,而是先人的遗德、遗泽。
  
  但如果没有办法改变长辈的想法,子孙还是顺着老人家生前的意愿去做为宜。等三、五年后,再捡骨集中埋葬或放到纳骨塔里,也是一种处理方式。
  
  真正让子孙怀念的,不是祖先的遗骨,而是先人的遗德、遗泽。

{返回 方外看红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死大事 - 祈祷,让受苦的人勇敢
下一篇:生死大事 - 预立遗嘱要及早
 社会关怀 - 与恶邻和平相处
 自我成长 - 忍出工作好本领
 社会关怀 - 节庆不是玩乐天
 社会关怀 - 不弃养狗
 社会关怀 - 可以开神的玩笑吗?
 自我成长 - 对自己有交代
 社会关怀 - 把仇恨留在过去
 家庭沟通 - 为儿女留下「功德」遗产
 自我成长 - 演好人生大戏
 社会关怀 - 尊重彼此的政治选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香道在中国[栏目:传统香道]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画~三画[栏目:陈义孝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九 (1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有信愿必定灵感[栏目:仁焕法师]
 《六祖坛经》第十四讲[栏目:崇慈法师]
 止观禅修之正知正念[栏目:智中法师]
 005 禅源诸诠集都序(唐 宗密 述)[栏目:03 文集]
 Citta 心[栏目:圣法长老]
 446.抱朴大莲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杂阿含经卷第一(一七)[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