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见和同解
 
{返回 工作好修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8

  见和同解
  
  六和敬中所提出的「见和同解」,就是让团体的成员见解有共同的交集,并能达成良性沟通。「见」就是意见,也就是所谓的见解或知见。「见和」指的是群体有共同立场的见解,彼此有共同的方向和原则。例如夫妻两人共同的原则是要维护家庭的和谐幸福,共同的立场就是缔造出共同的命运,一如我们常说的:「同命鸳鸯」,夫妻两人终身都朝着共同的方向,走相同的一条路。
  
  做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标准及立场,所作所为要与这些标准和立场一致,例如,身为员工,如果立场和公司的方向相冲突,那么就不会被这个团体所接受;又例如,一个父亲的所言所行或是见解如果和其它家庭成员互相矛盾,所有家人的安全、福利,也因为他受到损失或伤害时,那么不管是太太、孩子或是父母、兄弟,都会觉得他不可理喻。所以,一旦违背了整体原则,所作所为是不会被大家认同的。
  
  不过,共同点虽是相合、相同的,但在此一原则下,每个人仍然可以自由发挥、不受限制,否则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变成一言堂,这样也不对。见和同解并不等于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各自表述,刚开始时鸡同鸭讲也没有关系,虽然因为误会而产生一些争论,但是真理愈辩愈明,误会也有机会化解,到最后还是可以找到交集。只要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方向,在同一个基础上争论,都没有问题,这就是「见和同解」。
  
  也就是说,这个意见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是代表大众的,由大众来共同判断,而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见来决定。释迦牟尼佛说:「依法不依人」,不要因为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或他人传说是佛说的,就以为那句话绝对可信、非听不可;只要合乎佛法的标准与基础,就是佛法,不要因人立言或因人废言。因人立言,那是个人崇拜,是一种迷信;因人废言,则更是损失。
  
  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个准则。
  
  此外,在一个团体里难免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很主观,但是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互相沟通,当双方都把意见讲出来,并找到交集点后,就会变成共同意见了。开会的目的在于沟通协调、达到共识,如果各自坚持己见,会议谈不出结论,那就失去开会的功能与意义了。
  
  见和同解,实际上就是达成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往前走,期间如果偏离了,就再度沟通协调,修正方向。这是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必须遵守的条件,如果没有这种修养,一定会常起争执,吵闹不休。
  
  工作自在语
  
  因人立言,那是个人崇拜,是一种迷信;因人废言,则更是损失。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个准则。
  

 


{返回 工作好修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诚意沟通,创造双赢
下一篇:意和同悦
 工作与心安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劳资是生命共同体
 争取时间,活在当下
 身和同住
 第二篇 做事的艺术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第三篇 工作场合的人际相处 办公室哲学
 第四篇 团队的合作法门 六和敬的意义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工作安全与身心安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与生活的结合(一)[栏目:开愿法师]
 受了戒但为了工作还是会犯戒应如何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佛是真实存在的人—觉悟者[栏目:传喜法师]
 活在慈悲中 身心得自在[栏目:修行笔记]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4 四、四圣谛[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推崇,就要负起辩护的责任[栏目:昭慧法师]
 实在与知识(张尚德 译)[栏目:佛教思想研究]
 难得病因缘[栏目:禅门一念·传灯法师]
 觉者的生涯 第五章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提。[栏目:觉者的生涯]
 相应11经 住处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