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篇 贪 - 为什么贪心?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04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二篇 贪 - 为什么贪心?
 
   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不同,而有好坏之别,因为不管你贪的是什么东西,都是额外的追求。但它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也就是贪求的目的是为自己,还是为了他人的差别。
  
  有一位寺院的住持,才接任没有多久,就对我说:「自从我当了住持以后,贪心似乎增加了很多,可是我又不能不为寺院着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信徒前来,希望有更多的钱、更多的弟子,也希望寺院的房子盖得愈来愈多,很多弘法的事业都能随之展开。」他觉得当了住持后,头脑里整天都在想如何能够得到更多一点,这让他很苦恼,可见得贪真是烦恼的根本。
  
  后来我问他:「你的这些打算、期待,是为了自己吗?你希望当住持一定要当得让人称赞吗?或是羡慕你拥有这么多的信徒、这么大的寺院,感觉你这个住持很能干,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是贪。如果不是,而是为佛教、为寺院、为大众设想,那就不是贪了。」
  
  这位住持为了弘扬佛法,所以需要有个道场做为弘法的场所;为了容纳更多人来这个地方修行、听闻佛法,所以房子要盖得大一点、多一点;为了让众生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能够种福田、布施供养,所以需要寺院替他们来结合捐款,用清净的财务来做有益于众生的事。这些需求全都是因为众生、社会需要,和为了推广佛法,所以并不是贪。
  
  如果是自己本身的欲望想要,不是为了他人、团体而着想,那就是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成功时会很骄傲,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好像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就觉得很倒霉,害怕让人看不起。像这样患得患失的情形,就已在烦恼之中了。相反地,如果能将念头转过来,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而服务,那就是有智慧的人。
  
  如果真能这样想,也就没有烦恼。对大众而言也是一样,大众的反应都会随着你的存心和动机而改观。就像社会上虽然有一些人是以私心在做慈善事业,让大家误以为他是个很有慈悲心、公德心、了不起的人,但是这种人终究还是会被揭穿的。
  
  即使包装得非常好,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好人,毕竟还是骗术。既然是骗术,也就是烦恼,就算能骗人一辈子,自己的内心也不能平安快乐。因此,一个有智慧的人,是绝对不会自欺欺人的。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贪 - 转贪心为愿心
下一篇:第二篇 贪 - 什么是贪心?
 第六篇 疑 - 用信来除疑
 第四篇 痴 - 善用生命不懈怠
 第二篇 贪 - 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第二篇 贪 - 什么是贪心?
 第五篇 慢 - 以鼓励代替责备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情绪从哪里来?
 第五篇 慢 -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第六篇 疑 - 如何去除恐惧?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编者序
 第三篇 瞋 - 生气是慢性自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心经思想蠡测 四[栏目:悟光法师]
 回向的意义[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生命的解脱[栏目:仁焕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8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The Maha-Cundi Dharani Sutra Provide..[栏目:英文佛典]
 吉藏大师的华严思想研究(启明法师)[栏目:华严文集]
 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见乞不与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第六册 实用佛教 第十五课 佛教徒的一日行[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六册]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相应27经 难陀经[栏目:相应部 2.天子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