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四篇 痴 - 不为自己找借口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21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圣严法师
第四篇 痴 - 不为自己找借口
 
   不为自己找借口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
  
  做事应该要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纵然心怀大志,仍然是个无能的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也可以称为「懒人」。
  
  真正心怀大志的人,在还没有得志之前,他一定还是很实在地生活和工作。就像古代有一些宰相、将军,在还没有任官之前,都是做农夫或是工人、樵夫,后来因为被发现,机会到了,才出来任官。但是,当他们在做农夫的时候,不但不会说:「唉呀!我是该做宰相的人,怎么能做农夫呢?」
  
  而且也不会因为是农夫,就画地自限,心中仍然有大远景。如果心里老是幻想着:「我是准备做大事的,才不屑做这些小事。」那么一定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
  
  除了狂想、妄想外,「拖」也是一种懒的心态。人多多少少都喜欢拖,原本今天该做的事,就想没关系,反正明天再做还来得及。其实工作应该是要用「赶的」,不能用「等的」。虽然说做事不能急,但一定要用赶的,因为工作如果不用赶的话,通常不容易完成,事情唯有在迫切的情况下,不眠不休地赶工,才能顺利把它赶出来。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今天做不完没有关系,明天还可以做;明天做不完,后天再做;即使我自己做不完也没关系,还可以留给后代做。这都是一种借口,也是一种懒人心态。我们应该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的事今天就要完成,因为明天能不能活着还不知道,能够赶出来就要尽快把它赶出来。
  
  因此佛法很强调精进,譬如「克期取证」,意思就是要我们发愿,一定要在某一个时段完成什么。很多人都曾发愿,愿自己这一生之中能完成什么。但是愿是要去实践,否则就会变成空愿。不过自己发的愿通常做起来会比较有动力,只要一开始动,你的愿心就可以慢慢地完成。如果不发愿的话,大概连自己要做什么?往哪个方向?做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因此,我常劝人要发愿,因为发愿之后你就一定要做,你也一定会去做,而会努力去完成这个愿心。
  
  其实,只要能了解「生命无常、人身可贵」,就能克服喜欢拖延或懒惰的心态。因为生命是无常的,人随时都可能死。但是我们人身是可贵的,失去了这个身体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用我们的身体来完成工作了。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失去人的生命之前,就要好好地运用这个无价的生命,来做无限的贡献。这样的话,就能够激发一个人上进的心并驱除懈怠的心,否则得过且过,认为自己反正就只能这样过一生,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人身是可贵的,人的生命是很难得的,并且非常短暂,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运用它,才不枉费这个宝贵的生命。

{返回 放下的幸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四篇 痴 - 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下一篇:第四篇 痴 - 善用生命不懈怠
 第四篇 痴 - 烦恼与愚痴
 放下的幸福:圣严法师的47则情绪管理智慧 编者序
 第三篇 瞋 - 为什么要生气?
 第三篇 瞋 - 忍耐不是忍气吞声
 第一篇 管理情绪有妙法 - 烦恼与习气
 第五篇 慢 - 谦虚才有成长空间
 第四篇 痴 - 危机就是转机
 第五篇 慢 - 脱掉虚有其表的外衣
 第二篇 贪 - 清贫与悭吝大不同
 第五篇 慢 - 惭愧不是自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祖先已经在过去有道教的道场,立了牌位,现在又拿了三星道场的牌位,要放哪里?[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内观禅修法 名色与感受[栏目:护法法师]
 对于善的评价标准,动机和结果哪个更重要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栏目:圣严法师]
 宋代第二 重显~狮子峰[栏目:禅诗三百首]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十五 第八则 翠岩眉毛[栏目:冯学成居士]
 第九章 藏密的特别法器 (黄铜号角)[栏目:佛教的法器]
 十六、有人说修五加行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和违缘,是吗?怎么样...[栏目: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
 人间佛教的经证 真智者[栏目:人间佛教的经证]
 养儿防老(西门柳)[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