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将心灵环保推向世界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8
人间世 圣严法师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将心灵环保推向世界
 
   将心灵环保推向世界
  
  我曾经参加二○○二年在泰国曼谷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宗教暨精神领袖理事会」(World Council of Religious Leaders),主要是为了讨论如何解决宗教冲突的问题。开幕典礼吸引了四千多人参与,世界各宗教领袖代表总共有七十多人与会,大家共同为世界和平而祈祷。泰国王储也于大会开幕典礼中致词,肯定大会宗旨。
  
  理事会召开后,所获得最具体的结果就是,将这个原本不定期的会议组织,确立为常设机构,总部分设在纽约及曼谷,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并确立未来执行的方向与目标,负责协助联合国致力于宗教相关的议题。
  
  在六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三天会议期间,分组讨论了四个主题:防止及缓和种族冲突、恐怖主义,贫穷与发展,以及环保与伦理问题。我参与了环保小组的讨论,担任共同主席;此外,我也参加了贫穷与发展小组,并于会中发言。
  
  环保是备受全球关心的议题,然而,许多人在谈论环保时,只强调不要浪费自然资源、要重复使用自然资源,永保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可是如果人的价值观没有改变,人与宇宙的一体观不能建立,永远都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完成环保的终极任务。
  
  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与浪费,已造成自然资源的急速损耗,与生活环境的全面破坏。为了彻底、有效解决问题,环保工作应该先从内心做起,也就是倡导我所主张的「心灵环保」;否则虽然解决了某一些问题,却又会制造另外更多的问题。人的价值观如果不能从个人的扩大为全体的,从眼前的延展到永远的,环保是无法真正做好的。
  
  人类总是自私的,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的多、享受的好,贪图眼前的利益。其实,除了自己之外,应该想想地球上的其它众生也有求生存的权利,包括全人类,以及一切动植物生存的权利,也应该多留一些自然资源给我们的后代子孙。我们应该透过广大久远的时空,来谋求利益的着眼点,应该和一切众生共同并且持久的享受地球上的资源。有一位印地安人的西雅图酋长比喻,大地是人类共同的母亲,所以我们在吸吮母乳之时,必须保护母体的健康。
  
  如果我们经常有布施心、有照顾环境健康的心,以彼此奉献取代相互掠夺,以保护换取报酬,让当代全人类以及后代子孙、一切众生,都能过得平安快乐一点,我们自己的健康、平安、快乐才有保障,这就是心灵环保。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环保工作。
  
  更进一步说,如何落实心灵环保?可以用「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两句话做为准则。也就是说,存慈悲心便不会制造敌人,如果能够把天下苍生都看成自己的亲友,就能够保护自己,也能够保护环境了,大家都能自保保人,大家都能少烦少恼,这便是落实心灵环保的境界了。
  
  我在那一次的世界宗教暨精神领袖的理事会议中,也提出了「心灵环保」的观念;随后,和我共同主持「环保小组」的另一位主席 Rabbi Israel Meir Lau,是国际「地球宪章」(The Earth Charter)的一位理事,他即表示,他会在二○○二年十月份于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该会会员大会中,建议把心灵环保列入地球宪章。这项回应,等于将法鼓山宣扬的心灵环保,推广到世界性的环保组织中。
  
  在那次曼谷会议之中,我也在另一个探讨贫穷问题的会议上发言指出,现代人心灵贫穷所衍生的问题,比物质贫穷的问题更严重。物质贫穷虽然在生活上会有饥饿、疾病等苦难,心灵贫穷却容易让人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解决物质贫穷的方法是鼓励布施,加强教育、生产;解决心灵贫穷,则必须提倡心灵环保。
  
  当然,这次会议召开的最重要目的,还是在于讨论如何化解世界上宗教冲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不要在乎自己与他人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就是求其同而存其异,不要争论谁的宗教信仰最真最好,凡是能够认同共同的利益,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也不要只思考个人的问题,应该从人类的共同利益作考虑,寻求互助合作的方式,便能使大家都过得健康、平安、快乐。

{返回 人间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有条件的虚荣心
下一篇: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心灵环保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话说鬼月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后现代佛教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不要在起跑点上把孩子绊倒了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心灵环保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恐怖主义与宗教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如何看待预言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原谅的智慧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 新时代的工作态度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 互信的建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莲宗故事(九)[栏目:莲宗故事]
 家里有人很唠叨,我很烦她,怎么办呢?[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六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Do you have to be a monk or a nun to become enligh..[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禅定要略(惠空法师)[栏目:禅定]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序 FOREWORD[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无二双运明穗要解 第四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初分[栏目:嘉初仁波切]
 发心发愿[栏目:禅林衲子心]
 禅林风雨 20.束缚与解脱[栏目:果煜法师]
 相应33经 已错失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