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人生观 二、正觉观念修身口
 
{返回 妙莲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97
二、正觉观念修身口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人生观」,我们是佛教徒,由佛教的观点,来看看我们人生应该如何来改进?要改进世界的人心转变为善良,首先我们自己要修行,你不修行如何能化度人?讲人生观之前先讲人生,但是讲人生我们还是先从根本下手--自己的修行要稍微有个着落。
  
  说到人生观,一个人会做个好人或者坏人,这完全是观念、思想的问题。观念纯正,决定是个好人、向好的方面学;观念一差错,不但不会向好的方面学,对好的还有妒嫉,会向坏的方面钻。这样子钻,自己固然苦,世界都因之大乱,因此千万要把观念弄正确。想要观念真正的正确,唯有学佛法。为什么?佛者觉也,觉者--正觉,有正当的观念,你决定是个好人;好人的基础立好了,再来信佛、学佛,将来成佛可期。
  
  正确的观念有了,其次要知道,自古以来都是「天下名山僧占多」,自修确乎还是要在深山。大家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那是一种果上的用。你不先在深山修个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怎么有力用改正社会,转变为人间净土?这件重大的事情,一定要靠圣人先把自己修好了!所以我常说:「佛法在深山,不离深山觉;离山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现在一般人都认为:「佛法藏在深山里,对人有什么用?」说这些话的人不知道事有先后次第。一定要先在深山修好了,时候到了就出山到社会,这样才能真正化度社会;否则自己还没修好,怎么化度社会?反被社会化度去了!
  
  我们要想国家、世界安定,首先要有好的出家修行人。即使出家人还没有修成功、未出三界,但在山上修行之功德回向也是不可思议!你看我们佛教的早课都回向:「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日日时时都在祈祷。这点大家知道了,以后不要见到才初出家还没修好的出家人,就要他弘法;那等于小学生还没有念中学,你就说他怎么没有贡献国家、奉养父母。这是不是说得太早了?你等他学业完成,那当然要入社会报效国家了。
  
  再讲人生的观念,观念是心,心发出来就影响身与口,身口合于规则,你就是一个好人,好人当然于世间有利益。所以要有正确的观念,身口才会好;邪的观念,身口不会好的。
  
  那么佛法的观念叫人如何修身、修口呢?修行不是怎么难喔!大家都能做得到的,就在于你愿不愿意做;愿意做决定可做到,不但可做到还做得好。怎么样好法?还是离不了仁、义、礼、智、信,换个名词就是佛家讲的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戒是由五常开展出来的,守五戒就能超人生,超人生就能离开轮回六道,不受老病死之苦。世间虽有乐,但那个乐不究竟,今天乐,说不定明天就有苦。我们怎样才能解脱,究竟无苦,完完全全是乐?这就要求佛陀了!佛陀有大智慧,教我们改变人的行为,好好学佛就能得到真正的大智慧、大福德。

{返回 妙莲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下一篇:佛教人生观 一、宝贵人生修佛道
 往生有分 第二集 修道须开般若慧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往生有分
 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台湾灵岩山寺创建缘起暨展望
 往生有 分第一集 出家现僧相就是良福田
 往生有分 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过堂开示(一九八八年四月)
 往生有分 第二集 对台北佛教净友参学会开示(81、5、18)编辑组..
 什么是「洒净」?目的何在?
 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淫了生死
 佛教人生观 二、正觉观念修身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伯的布施[栏目:上师讲故事]
 为何没有信愿即使一心不乱也不能往生[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如何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修持佛法[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舍得,舍得,听佛说舍得[栏目:卢志丹居士]
 为中佛会事答记者问[栏目:太虚法师]
 金刚经注疏十一 非说所说 无法可得 净心行善 福智无比[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为儿女也要为自己[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十种大吉祥[栏目:圣开法师]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栏目:傅味琴居士]
 我是净土弟子,现在兼修金刚萨埵百字明,如法吗?金刚萨埵百字明是密法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