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六、既难且易的三聚净戒
 
{返回 菩萨戒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7

六、既难且易的三聚净戒

至于《地持经》所见的三聚净戒,据大野法道氏主张,三聚净戒的三聚思想,系受《深密解脱经》卷四的影响而来,彼经将六波罗蜜各分三种,至于戒波罗蜜则为离诸恶行戒、修诸善行戒、利益众生戒的三分。到了《地持经》便形成了:

律仪戒(Saṃvara-śilaṃ)

摄众法戒(Kuśaladharmasamgrāhakam-śilaṃ)

摄众生戒(Sattvārthakriyā-śilaṃ)(注一)

《地持经.戒品》的受菩萨戒法,与《瑜伽论》相同,若在家者,若出家者, 均依有智者的同法菩萨,主持问答,并于十方诸佛菩萨像前礼敬乞授三种戒藏,即是三聚净戒(注二)。
受戒之先,智者同法菩萨,应为求授菩萨戒者,说菩萨摩得勒伽(BodhisattvaMātṛkā菩萨论藏)、菩萨戒及犯戒相,使受戒者自知、自审,乃系自己堪受,非效他受。此经所明的戒相条文,便是四重四十三轻,而将四重禁戒称为「四波罗夷处法」,内容则大同于《瑜伽论》的「四他胜处法」。

从此可以明白,在正受菩萨戒前,须听戒师宣说四重四十三轻的一一戒相,在正受之际,主要的答问内容,乃是三聚净戒,然在《地持经》中称为净戒三种、三种净戒、三种律仪等,并未使用「三聚」字样。兹录受戒文的内容如下:

(受戒者若在家若出家,发无上菩提愿已,礼请有智者同法菩萨为戒师,并于三世十方佛及大地诸菩萨像前恭敬作礼,谦下长跪,曲身求乞授戒。)

「尔时智者,于彼受者,不起乱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某甲善男子谛听,法弟!汝是菩萨否?』答言:『是。』『发菩提愿未?』答言:『已发。』

问已,复作是言:『汝善男子,欲于我所,受一切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此诸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答言:『能。』第二(遍)、第三(遍)亦如是说。」(注三)
这三聚净戒名为一切戒,既是涵摄了声闻七众戒,也涵摄了菩萨诸地的一切身口意行为准则及内容,所以对于初发心菩萨而言,既是一切众生的自性戒,也是难戒。何谓难戒?1.若人具足大财大势力能舍出家受菩萨戒者。2.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不令缺减。3.于一切修行、正受、忆念、心住不乱,乃至寿尽,于微细戒,终不缺减(注四)。这三点是说明了富贵学出家菩萨难、急难不失戒难、终身不犯戒难。此处特别标示出家难,已隐含菩萨出家远胜于在家之意。

然此三聚净戒,要求受持的尺度及范围既高且广。但也可以能高则高,能广则广,相反地,若不能高广,退而求其次,乃至次之又次,也会受到鼓励。例如《地持经》卷五有云:

「若菩萨住律仪戒,于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庙,若法、若经卷、若菩萨修多罗藏、若菩萨摩得勒伽藏、若比丘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萨众,若不少多供养,乃至一礼,乃至不以一偈赞叹三宝功德,乃至不能一念净心者,是名为犯、众多犯。」(注五)

这是鼓励受了菩萨戒的人,应当尽力而为地礼敬、供养、赞叹三宝,若多若少,乃至一日一夜中仅作一礼,仅起一念净心,都算是持戒菩萨,若不能遵守最低要求,才算犯了突吉罗罪(犯了微细威仪之罪)。纵然犯了菩萨戒,尚有忏除罪愆的方法(注六):如以增上烦恼犯了波罗夷处法,即失律仪戒,但又可以重受;若无具德智者为戒师,亦得于佛像前如是自受:
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曲身合掌,作如是言:

「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及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于诸佛菩萨前,受一切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此诸戒是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第二(遍)、第三(遍),亦如是说,说已应起(注七)。

可见若有具德的戒师,则请师授,若无具德戒师,也可以自诵三聚戒相,自誓受戒,而且并未如《梵网经》轻戒第四十一条那样,规定自誓受戒,必得苦到礼拜三世千佛,要见到好相,始为得戒。足征受持三聚净戒,既然困难,也很容易。

批注

《大乘戒经の研究》一八五页。
《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正藏》三○.五一四页中-下)
《菩萨地持经》卷五。(《大正藏》三○.九一二页中-下)《地持经》卷五。(《大正藏》三○.九一二页中-下)《大正藏》三○.九一七页中。《大正藏》三○.九一三页下。《大正藏》三○.九一七页上。《大正藏》三○.九一七页上。


{返回 菩萨戒指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七、由易而难的三聚净戒
下一篇: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五、涵摄的三聚净戒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三、明末的在家戒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 五、十善是世间善业道也是出世间无漏道
 明末的菩萨戒 二、云栖袾宏的菩萨戒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四、弹性的三聚净戒
 附录三 传授幽冥戒仪范
 明末的菩萨戒 一、梵网菩萨戒的源流
 适应时空的菩萨戒会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一、佛戒的起源
 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 一一、结论
 明末中国的戒律复兴 四、明末的出家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略论“人间佛教”[栏目:陈星桥居士]
 如何能至心念佛[栏目:法藏法师]
 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栏目:蔡礼旭老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五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受人攻击诽谤,如何应对?[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集量论》略解 七[栏目:因明学讲记]
 调整和修炼[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有两种念佛人,如何评价这两种修行方式?[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千年企业的长命基因[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净土教言讲记(五)[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