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五、绝言绝虑
 
{返回 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73
心的诗偈 -- 信心铭讲录 
圣严法师
 
五、绝言绝虑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喜欢找人说话是因为觉得寂寞的缘故。多话的人往往头脑简单,个性不稳重,不但自己修行不利,也妨碍他人修行。禅七中是禁语的,还是有些人忍不住要偷偷讲几句,有些人虽不敢找人讲话,但找自己讲话,一分为二,自己说话自己答,整支香就坐在那儿自言自语,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
 
  有一次一位作家来参加禅七,第一天开始坐在那里就在想打完禅七要写篇很精彩的小说,于是一边打坐,一边构思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第二天小参时我问他:「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计画写小说。」我告诉他说:「那你赶快回去写小说,现在不写的话禅七结束时就会全忘了。」凡是嘴巴或脑袋里多话的人,修行必然不得利。偶而说一些,是妄想,这是难免的事,思想不能集中的人就容易自言自语,难以控制。
 
  这四句诗有更深一层的涵义:不该用逻辑或理论来回答修行中的问题,比方说:「为什么要打坐?打坐有什么好处?打坐会开悟,开悟了又如何?为什么要开悟?开什么样的悟?」如果一天到晚找理由自我辩解,则别想修行。
 
  通常参加禅七的人都会有此经验:打了几天坐之后自己不会胡思乱想,但对师父说的话却难以忘怀,总是萦绕不去。其实,我说的任何话都是为了指导你们修行,但实际修行时应该只是用方法,不可以把我的话放在脑子里转。因为,话愈多,念头愈多,离佛道愈远;话愈少,念头愈少,离佛道愈近。
 
  有次我对一位禅众说:「你很愚痴,要好好用功哦!」于是打坐时他一直在想:「哼!师父说我愚痴,我会吃、会睡、会走,那里愚痴呢?」坐了两支香之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前来问我:「师父,您说我愚痴,怎么说我愚痴呢?不会吃饭、睡觉、走路的人才是愚痴,我样样都会,可见并不是师父所说的愚痴。」我说:「狗、猫、鱼、虫都会吃、会睡,它们就不愚痴了?连愚痴的定义都不明了,你不愚痴,那谁愚痴?」他问:「要怎样才能不愚痴呢?」我说:「好好用功念佛、打坐。」他回到蒲团上打坐,但心里又想:「会念佛、会打坐就不愚痴,所有打坐的人都不愚痴,那我现在在这里打坐也不愚痴,那什么是愚痴呢?」过没多久他又来问我:「师父,你说打坐不愚痴,那我也不愚痴了?」我说:「你要好好修行。」他又说:「师父,我坐在那里很舒服,根本没有烦恼,是你有烦恼。」我说:「我为什么有烦恼?」他说:「师父,你要我们这样,禁止我们那样,当然有烦恼罗!」后来我说:「你这样的人,实在不该来打禅七,只要好好拜佛就可以了。」这种人是不能修行的,满脑袋的妄想,师父给他一句话,就引起他很多猜疑、妄想,而且不照着师父教导的方法去用功。
 
  没有话说、没有念头,也就是「绝言绝虑」,此时四处通达、圆满实在的经验才会显现,无上的佛道才会现前。「无处不通」的意思是不需到任何地方,它本身就在四处。要万缘放下,提起方法,唯有方法提起,才能真正把万缘放下,放下到最后连方法也没有了,一念不生,就是「绝言绝虑」的境界。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这几句诗说的是:修行时若能回到根本,就得到了宗旨;但若随着观照的方法,则依然是在观照的现象中,并没有得到根本。只要一瞬间不「随照」才(随着现象照),而「返照」(回照根本)、「返照自性」,就胜于前面所说的「勿往空忍」、「从空背空」的「空」亦即「顽空」。
 
  这里的「归根」指的是回到众生的根本──佛性。但是如何回到佛性呢?前面所说的「无取无舍,绝言绝虑」就是「归根」的方法,能「归根」、回到佛性,也就达到目的了。刚开始修行时要用方法,但也不能捉住方法不放;在修行的过程中是有经验的,但也不能捉住经验不放。在进一步修行中要放下方法,放下经验,而后就不需要方法,经验也『已成为过去,这时才归根、返回自性,就是大自在、大智慧显现,而不是「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
 
  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有到空的转变,或者执着空而希望住于空,这都是虚妄之见。
 
  从有到空是修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验,若自觉此经验是解脱、得大自在,便是自害自误。所以,执着空而欲往于空,那是妄见,不是真智慧。为什么会执着呢?那是因为认为「空」是真的、是解脱,殊不知「认为是真的、是解脱」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妄见,毕竟他还有取舍,有执着。一般人有了经验便执着于经验,如前一天坐得很好,第二天就希望继续维持好境界,结果坐得一塌糊涂,这是因为贪取、追求的缘故。想用同样的方法达到同样的境界,即使偶而成功也是瞎猫碰到死老鼠。因此,切莫因为有了些许经验而执着于这种经验。
 
  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修行时不要企盼真心或佛性的显现,不要一直心想佛性、自性离我有多远?何时可见佛性?打坐是为了成佛等等,若做如是想,则永远见不着佛性,因为佛性是全体,又如何能捕捉执取呢?所以只要好好努力修行,不要心存企盼,开悟是自然而然的事。

{返回 心的诗偈·信心铭讲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二见不住
下一篇:四、非有非空
 十七、兀尔忘缘
 十五、法无异法
 二十、信心不二
 十二、任性合道
 一、至道无难
 十、无分无别
 信心铭 - 三祖僧璨
 八、舍弃幻觉
 十六、梦幻空华
 三、一种平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特论 第十九 如来寿量品---同[栏目:冯达庵居士]
 七十五、何为量大福大?[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叶落花飞[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佛教日报发刊题辞[栏目:太虚法师]
 《净土宗词典》序[栏目:一诚法师]
 占察善恶业报经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052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导读(张火庆)[栏目:03 讲解]
 君主法规论[栏目:索达吉堪布]
 密教有上师灌顶传承,禅宗也主张老师的重要吗?[栏目:学禅者FAQ]
 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十二[栏目: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