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接纳与诚恳 - 存好心,说好话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7
从心沟通 
圣严法师
学习接纳与诚恳 - 存好心,说好话
 
    存好心,说好话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以及诱使人犯罪的说词,全部都是妄语;也可以说,凡是会让自己产生烦恼、他人受到伤害的话语,都是妄语。
  
  妄语的范围很广,约略可分为四种:「妄言」、「绮语」、「两舌」与「恶口」。「妄言」是说谎,存心骗人;「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两舌」是挑拨离间,使得人们互相仇视,变成对头冤家;「恶口」是口出恶言,使别人受到伤害。
  
  能够完全不说妄语,恐怕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口舌的过失,即使是纯真的孩子,也难免说谎骗人。例如,爸爸问孩子:「你最喜欢谁啊?」这个孩子如果够伶俐的话,就会回答:「我最喜欢爸爸。」当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会改口说:「我最喜欢妈妈。」为了讨好父母亲,孩子两边说的话不一样,也算是一种妄语。
  
  有时候,亲戚朋友之间也会这样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孩子没有办法选择,很难做判断,只好圆滑的说:「我喜欢爸爸,也喜欢妈妈。」如果再追问:「那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这就更让孩子为难了。其实,大人不该这样问孩子,不但对孩子不公平,也会造成误导。
  
  所以,从小的时候开始,大人经常就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刚开始,这种小小的谎言或许还无伤大雅,但长大以后,或是为了谈生意牟利,或是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渐渐就会变本加厉的欺骗、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对顾客说谎,产品便会卖不出去,于是推销时就会夸大其词的说:「我的产品是以亏本的价钱卖给你,不买一定会后悔。」其实他根本获利丰厚。像这样既不诚实又别有居心的说法,就是在说谎。
  
  事实上,只要货真价实,做生意不一定要说谎。我有一位纵横商场多年的朋友,他说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与顾客谈判的时候,态度非常真诚,也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毕竟,做生意除了原料、机械设备、水电、人工等成本外,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合理的利润;不过,扣掉成本与合理的利润后,或许就不应再赚取暴利。所以,为了做生意而说谎骗人,并不是必要的手段。唯有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才能使事业可大可久。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更要积极地以「诚实语」、「尊敬语」、「赞叹语」、「慰勉语」来与他人互动。如果能净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环境里就会减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接纳与诚恳 - 实话实说为上策
下一篇:学习接纳与诚恳 -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学习关怀与付出 - 同事──有愿者同行
 学习欣赏与赞美 -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学习关怀与付出 - 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学习欣赏与赞美 - 如何消除嫉妒心
 学习慈悲与包容 -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学习欣赏与赞美 - 嫉妒有害而无益
 学习接纳与诚恳 - 沟通的方法
 学习关怀与付出 -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学习慈悲与包容 - 好人比较吃亏吗?
 学习欣赏与赞美 - 结恩不结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栏目:真正的快乐]
 88.洱海银涛奇观 Witnessing a strange sight at Erh Hai La..[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佛法,解决内心的方法》智慧的去生活 四、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佛教学 第六章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栏目:李富华教授]
 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栏目:每天读点南怀瑾]
 净土指归[栏目:元音老人]
 《佛遗教经讲解》戒骄慢[栏目:正如法师]
 供果因果[栏目:拈花说禅]
 地藏法门系列 三、修行魔障与对治法门[栏目:成观法师]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九四、《佛教圣经》序[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