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习接纳与诚恳 - 存好心,说好话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14
从心沟通 
圣严法师
学习接纳与诚恳 - 存好心,说好话
 
    存好心,说好话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以及诱使人犯罪的说词,全部都是妄语;也可以说,凡是会让自己产生烦恼、他人受到伤害的话语,都是妄语。
  
  妄语的范围很广,约略可分为四种:「妄言」、「绮语」、「两舌」与「恶口」。「妄言」是说谎,存心骗人;「绮语」是花言巧语、言不及义;「两舌」是挑拨离间,使得人们互相仇视,变成对头冤家;「恶口」是口出恶言,使别人受到伤害。
  
  能够完全不说妄语,恐怕只有圣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口舌的过失,即使是纯真的孩子,也难免说谎骗人。例如,爸爸问孩子:「你最喜欢谁啊?」这个孩子如果够伶俐的话,就会回答:「我最喜欢爸爸。」当妈妈问他的时候,他就会改口说:「我最喜欢妈妈。」为了讨好父母亲,孩子两边说的话不一样,也算是一种妄语。
  
  有时候,亲戚朋友之间也会这样问:「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孩子没有办法选择,很难做判断,只好圆滑的说:「我喜欢爸爸,也喜欢妈妈。」如果再追问:「那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这就更让孩子为难了。其实,大人不该这样问孩子,不但对孩子不公平,也会造成误导。
  
  所以,从小的时候开始,大人经常就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刚开始,这种小小的谎言或许还无伤大雅,但长大以后,或是为了谈生意牟利,或是为了个人的利害得失,渐渐就会变本加厉的欺骗、害人。
  
  例如,有些生意人便相信,如果不对顾客说谎,产品便会卖不出去,于是推销时就会夸大其词的说:「我的产品是以亏本的价钱卖给你,不买一定会后悔。」其实他根本获利丰厚。像这样既不诚实又别有居心的说法,就是在说谎。
  
  事实上,只要货真价实,做生意不一定要说谎。我有一位纵横商场多年的朋友,他说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与顾客谈判的时候,态度非常真诚,也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毕竟,做生意除了原料、机械设备、水电、人工等成本外,还是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些合理的利润;不过,扣掉成本与合理的利润后,或许就不应再赚取暴利。所以,为了做生意而说谎骗人,并不是必要的手段。唯有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才是工商界应有的职业道德,也才能使事业可大可久。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到「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更要积极地以「诚实语」、「尊敬语」、「赞叹语」、「慰勉语」来与他人互动。如果能净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环境里就会减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返回 从心沟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接纳与诚恳 - 实话实说为上策
下一篇:学习接纳与诚恳 -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学习欣赏与赞美 - 结恩不结怨
 学习慈悲与包容 - 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学习接纳与诚恳 - 沟通的方法
 学习慈悲与包容 - 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学习关怀与付出 - 同事──有愿者同行
 学习关怀与付出 - 慈悲他人的方法与智慧
 学习慈悲与包容 - 远离两面人
 学习欣赏与赞美 - 用感恩的心消除怨恨
 学习关怀与付出 - 布施──真正的救苦救难
 学习接纳与诚恳 - 白色谎言该不该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把一部分放生的钱,拿来买饲料给放生的众生吃,请问是否如法?[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俱舍论释[栏目:五部大论专集·俱舍论·释论]
 佛教入门 二·释尊八相示现[栏目:佛教入门]
 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栏目:洪修平教授]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11课[栏目: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宏演法师]
 施棺济贫,庆延子孙[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Wisdom Develops Samadhi - Sila[栏目:Maha Boowa]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释如祥)[栏目:佛教与经济]
 已经在上师这里求得皈依,可否供护法,是否需要上师再给传承?[栏目:阿宗白洛仁波切·学修释疑]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二章 释颂文 第三节 第七识颂[栏目:成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