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07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转化主观的感受
  
  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着「我」在打转。为了「我」,总是觉得不满足、不自在,经常渴望、渴求着身外之物,不时的埋怨、怀疑、嫉妒、贪求、瞋恨,而造了种种业。等到必须受报时,往往又不希望受报,就像欠了债却赖帐不还,因此又造了更多的业,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五蕴炽盛苦」。
  
  所谓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身心的组成,也就是构成人身的要素,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质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叫做「色」,它是形状、形态的意思,也就是身体的物质现象。其余四种都属于心理、精神现象: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想」是在感受以后所产生的认知;「行」则是在认知产生之后,兴起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反应的决定。这三种属于心理层次。
  
  而第五蕴叫做「识」,识是我们生命的主体,是从出生到死亡、从此生到来生,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主体。当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两部分互相组合、影响之后,就会产生行为、动作,行为发生以后,就会形成一种力量,我们称之为「业力」,也就是我们的意识本质。行为包括身体、语言、心理三方面,因此「识」就是由身、口、意的行为所造成,并余留下来的一股力量。我们现在造了意识的因,带着这些意识,有可能在这一生就接受果报,也有可能到来生才受报。
  
  一般人以为「识」就是「灵魂」,但「灵魂」是持续不变、永远相同的,而「识」却不断地变化着。只要继续造业,无论是善业或恶业,识的成分都会随着改变,当我们接受果报时,识的成分也会随之不同。所以,接受果报的同时就在造因,造因的同时又会接受果报,如此循环不息,识的内容因此经常在变化。
  
  所谓的「我」,其实就是由五蕴的身心现象结合而成的,这是一种因缘的和合,其中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所以,昨天的你和十年前的你是不一样的,甚至一小时前的你和现在的你也不太一样,不仅身体不一样,我们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和意识的内容也随时在改变。因此,由五蕴所构成的我,是经常不断变化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我,也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五蕴炽盛苦」的起因,就在于不明白我们生命的主体—识,是变动不拘的。《心经》中说,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而凡夫就是因为不知道「五蕴皆空」,所以苦不堪言。
  
  如果我们不知道「五蕴皆空」,五蕴就会变成制造烦恼的工具,不断地产生烦恼,就像烈火燎原一般,为我们带来很多痛苦。能够明白「五蕴皆空」,五蕴就不再制造烦恼,而转变成修福、修慧的工具,帮助我们得到彻底的解脱。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转化主观的感受 - 随时转换主观的感受
下一篇:找到幸福的起点 - 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转化主观的感受 - 「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什么是苦 - 远离「苦」的感受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合乎因果的追求
 什么是苦 - 放下一切负担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什么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什么是苦 -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什么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乐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为任何目的而奉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切境中把握住心态[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我们的“发动机”在运转吗[栏目:达真堪布]
 佛图澄 (百年传法 一生清净)[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八0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七十五[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第一 六处篇 六处相应(2)[栏目:六处篇]
 有道德才有尊严[栏目:净慧禅语]
 赵州和尚、赵州禅与柏林禅寺[栏目:陈星桥居士]
 悟·看出希望来 序[栏目:郑石岩教授]
 修行急务见为先(夏法圣)[栏目:其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