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89
真正的快乐 
圣严法师
得到真正的快乐 - 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所谓「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也有人说是财、色、名、食、睡,总之都不离物质的享受。在人间,虽然五欲的享受能带给人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是对五欲追求,就像捕风捉影一样徒劳无功,风和影子都是虚幻不实的,勉强追求只会带来痛苦。所以,人间的众生虽然享受五欲之乐,但痛苦的时间其实是远比享乐的时间多。至于天上的众生,虽然能享受无尽的五欲之乐而不会有任何痛苦,但是天人的福报有一定的年限,当福报享尽以后,同样又会回到人间来受苦,甚至到比人间更悲惨的地方去。
  
  到了「色界」,追求的则是「定乐」,也就是安住禅定而得到的快乐。虽然不同于五欲的欲乐,而且是大修行人才能享受到的,可是定的快乐,也只有在定中的一段时间内享受,一旦出定以后,定乐也会渐渐消失。
  
  至于「无色界」,则是最高的禅定境界,此时不但没有身心的活动,甚至连念头的活动也没有,只剩下微细的意识。但是这种禅定也有一定的年限或时段,当定力退失、出定之后,又会回到人间,甚至到地狱、饿鬼或畜生道去了。
  
  由此看来,无论是欲乐或定乐,随时都有可能失去乐的享受,而且很快就会带来灾难,所以都不是最究竟、最真实的。因此,三界就像火宅一般,燃烧着苦恼和不安的火。而我们都在烦恼中苦中作乐,虽然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了,却依然没有危机意识,还是不断追逐着不可靠、似是而非的快乐。
  
  但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从火宅之中逃出去。虽然小乘佛法认为三界就像火宅一样,需要赶快离开;但是大乘佛法认为,只要我们内心不会被贪、瞋、痴等烦恼所困扰,那么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像在佛国净土中一样。所以,并不一定非得逃离三界的范围。
  
  因此,大乘佛法所说的菩萨与佛,是不离三界的,虽然和众生一同生活在三界之中,却不受三界的痛苦。他们和我们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但他们的心里早已没有恐惧、贪爱、怨恨、怀疑或是不安全的感觉。他们不但不觉得自己在受苦受难,而且还不畏艰难地救苦救难,这就是菩萨精神。佛、菩萨都是从三界烦恼中得到解脱的人,也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对象。

{返回 真正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得到真正的快乐 - 快乐不需向外寻求
下一篇:得到真正的快乐 - 无常就是永恒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超越别离的痛苦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什么是苦 - 少欲知足真快乐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老化是自然现象
 转化主观的感受 - 慈悲是为了保护自己
 什么是苦 - 好好善用「臭皮囊」
 你快乐吗 - 心胸开朗,就不受环境局限
 什么是苦 - 知苦、体验苦、不以为苦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六章 以独自苦行弘扬实修法门[栏目:白玛邓灯尊者]
 要吃苦(广钦老和尚)[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三五)[栏目:杂阿含经]
 什么是业障,该怎样去消除业障?[栏目:学诚法师·微教言]
 佛教丛林观 第二章 丛林法器 第三节 供养具 一、香炉[栏目:佛教丛林观]
 念佛[栏目:衍慈法师]
 认识菩提心[栏目:济群法师]
 生命的安全机制[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99.善于说法的优陀夷[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第三篇:临终成就 壹、专题开示 一、对助念团弟子之期许[栏目:智敏慧华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