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客尘显真心
出自《楞严经‧卷一》之显见不动
──八十四年十二月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中台禅寺开示「客尘」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动摇,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这一篇是出自于《大佛顶首楞严经》中,第一卷十番显见中的显见不动。由于憍陈如尊者所说的道理没有错误,因此,佛以「如是」为他印证。
憍陈如尊者又叫阿耨多,阿耨多是尊者的姓,姓与名连贯起来就叫阿耨多憍陈如。阿耨多翻成中文,称为「火器」,为什么叫做火器呢?原来,憍陈如尊者的祖先祀火,以祭祀火为他们的宗教思想,这是一种民间的信仰,称为拜火教。佛弟子中的迦叶三兄弟未皈依佛之前也是拜火的外道,因为佛陀的度化,才皈依佛法为佛弟子,便是之后的千二百五十常随众。
拜火教的人认为火是一种神,因为火的力量很大。而阿耨多族拜火,可能是从崇拜火神给人们光明与温暖的事上来祭祀、膜拜,是一种拜火的神教。
如果以佛法的事与理来分析「火」,又有更深入的意涵,从事上来讲,野兽见到火会害怕而不敢靠近,同时,火也能供人取暖,给人间温暖与光明;从理上来讲,火譬喻智慧、般若,智慧、般若之火能烧诸烦恼,因此,火是一种光明的象征。一个人如果能修善去恶,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像火一般的光明,如此因事显理,就称为「火器」。
在佛法中,五比丘称为僧宝,四谛称为法宝,释迦牟尼佛为佛宝,这是最初的三宝。憍陈如尊者就是五比丘之一,也是第一位证到圣果的僧宝,因此称为圣首。有关憍陈如尊者过去的因缘果报,佛经中曾有记载:从前,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做忍辱仙人,在山上打坐的时候,当时的歌利王带着一些妃子,来到山上来打猎。妃子们看到山上居然有位道人在打坐,非常地好奇,于是围在道人的身旁向他问道,并且听道人说法。歌利王见到这种情景,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妒火中烧、兴师问罪,将忍辱仙人的四肢砍了下来。然而忍辱仙人,心中不为种种境界所动,不但不恨他,而且还发了大愿的说:「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就要度你!」歌利王觉得很奇怪,问他原因。忍辱仙人说:「修行就是要圆成佛的智慧,普度众生,纵然你割截我的肢体,我还是要度你,所以心中当然不会有恨,而且还如饮甘露呢。」歌利王听了这些话当然无法相信,便问道:「你所说的这些愿行,有什么凭证?如何能使我相信?」忍辱仙人说:「如果我所发的愿、所讲的话是真诚的,那么被你砍掉的四肢,现在马上就会自然而然地重生、愈合起来;假若所说的话不真,那么,我得四肢将永远是残缺的。」话一讲完,忍辱仙人被砍掉的四肢竟然重生、愈合,而完好如初,当时的歌利王就是现在的憍陈如尊者。果然,释迦牟尼佛成佛后,第一个所度的就是憍陈如尊者。而这一章所讲的便是尊者在鹿野苑契悟的因缘。
「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佛法是以法为根本,憍陈如尊者并不是年纪大而被称为长老,而是因为契悟了法性,契悟了法性就是空性,悟到空性,由烦恼当中解脱,成就圣人的果位,所以大众称他为长老。尊者在五比丘中是最早了解与契悟法性,体悟到空性的人;因此,阿耨多除了有「火器」的意思外,又具有「解本具」的意义。憍陈如尊者究竟以什么因缘解本具?就是悟到了客、尘这两个字的道理,证到圣果。所谓的圣果,并不是得到了神通、禅定就是证圣果,很多人能获得禅定,但还是无法证到圣果。这里是说憍陈如尊者因为契悟了空性,悟到了客、尘的道理,因此成了圣果,成就圣人的道业。
悟道,要从因心来悟,何谓因心?就是要从苦、集、灭、道四谛来体悟,其中的「集」就是因,把这个因找到了,自然就能契悟果海,所以说因即是果。如果不从因上来契悟;修行,只想在果上来求,便是一种颠倒,以这样的观念来修行,始终是南辕北辙无法契悟圣果。憍陈如尊者就是从苦谛、集谛中开始体悟真理,乃至契悟道果。
「客尘」是一种譬喻,比喻妄想就好象空中的灰尘一样,始终是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然而,能知道妄想的这念心性,就如同虚空一般,妄想来也好、去也好,始终是寂然不动。虚空中的灰尘会飘散,妄想也一样会生灭,因为它本来就是虚妄不实的,而虚空却始终存在,不曾改变。我们这念心性也是一样,只要不理会妄想,任妄想来去,这念心始终作主、不动,妄想自然止息。这念心就是空性,一切妄想都是有生有灭,而空性是不生不灭、寂然不动;修行就是要体悟空性,安住在空性中。
憍陈如尊者悟到客尘的道理,证到阿罗汉果。因此,将客尘的意义与所悟到的道理,在大众中说出来,让有因缘的人能因客尘之理,契入无为而得解脱。
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
例如:我们离开家乡到外地,在行程当中,因为肚子饿了、累了,而去找了间旅馆,想要休息或是住宿。在旅馆里,用餐或住宿完毕后,整理好衣服或行李,又得奔往前途,继续下一个行程,并不会在旅馆永久地居住下来。
但是,如果我们是旅馆的主人,情况又不同了。虽然每天都有不同的客人来来往往、进进出出,而旅馆的主人,始终都安住在旅馆中,不会随着客人离开,因为经营旅馆就是安排住宿,要照顾旅馆维持营运,所以住在旅馆中不会离开。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依着这个比喻可以来思惟,这些住在旅馆中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属于客人,客人如同妄想,总是生灭、来去,所以,「客」的意思就是来来往往,因为不住的关系。而始终不离开旅馆,住在旅馆的就是主人,如同我们的自性,本不动摇。
平常在禅七当中,提示大众要处处作主,也就是要做旅馆的主人,这念心始终不动。在我们的心中有主、有客,「主」便是这念不动的心性,「客」便是我们的妄想。倘若作不了主人,就会变成了客人,随着妄想迁流,流转三界、轮回生死。反之,不管在动中、静中、顺境、逆境、白天、晚上都能清楚明白,念念分明,如如不动,这样才能算是真正作主,如同旅馆的主人,不论客人来去始终不会离开。
从前,赵州和尚还是一位沙弥时,悟了道,去参访南泉祖师。这时南泉和尚刚好正在养息,就问赵州禅师:「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赵州禅师答道:「我从瑞相来」,意指他是从瑞相院来的。南泉和尚接着又问道:「既然你从瑞相院来,你见到瑞相没有?」这句话就是在说:你开悟了吗?你见到本心没有?以瑞相来喻指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性。一般人都是从事上回答问题,只有开悟的人知道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这时,赵州便回答道:「我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赵州为什么不说见到一个老和尚或者一个睡觉的人,而说见到卧如来?这便是从事来显理,就证明这个小沙弥悟到这念心性,如来的境界。
于是南泉和尚又马上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开悟的人就知道有主。悟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契悟了这念心,就是有主。
妄想就像客尘般来来去去,而能知道妄想的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就是主人。如果真正契悟了这念心,始终安住在这念心上,不论遇到何种境界,就算地震、原子弹也不理它;见到了鬼神也不理它,乃至于亲或冤也都无需挂碍,始终就是不理,因为,这念心始终不动,了达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一念心能够安然自在的,就是真正的作主。
憍陈如尊者便是从主与客;虚空与尘埃,体悟不动的心性,在这个真理上重虑缘真,不断思惟,一遍、二遍、三遍、四遍……。如此专注地想念,这念心慢慢清净了,一旦定下来,一念相应,就契悟空性,了达一切都是虚妄不实,只有这一念清净的觉性、能知的觉性,始终存在。
明白这一念心也是空性,能思惟的这念心就是能知的这念心,就是我们的觉性,悟到了主与客,也就能知道佛法中所讲的能所、宾主的道理了。所谓「烦恼即菩提」,真正能做到到有思、有念是方便,无思、无念是作主。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动摇,虚空寂然。
憍陈如尊者希望大众能进一步了解,于是又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客尘的关联:就好比雨过天晴时,太阳显露出来,此时晴空万里一尘不染,虚空当中没有一点点的云朵,非常地清净、清新。此时,阳光从房子墙壁的缝隙照射进来,透过阳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很多灰尘,在房间中上下、左右、前后地飘扬;然而,尽管灰尘不停地飘荡,房间里的这个虚空,始终是不动的。
就此而论,阳光就好比智慧,透过阳光就可以清楚地见到房间当中种种景像、包括灰尘。相对的,只要这一念心专注,透过智慧,就能照见心中种种妄想。参禅静坐也是这个道理,当心念收摄专注,一念不生时,就可以看到心中的念头起伏、来去,尽是一些患得患失、贪心、痴心、财色名食睡,乃至于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是非善恶……等。这些妄想潜伏在八识田中,众生在迷,没有反观自心觉察心念,往往对于自己的心念无法了知清楚,透过智慧的审察,如同阳光普照万物,都能清楚显现,了然明白。
虽然心当中有那么多的妄想,也不用惊慌害怕;既然是妄想,本来虚妄不实,本自生灭。只要这念心安住在觉性、空性上,寂然不动,妄想来、妄想去,始终不理会,不为所动。如此,心就能静下来,慢慢地这些妄想,就如同灰尘会自然销损沉殿,自能回复不动寂然的自性。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
只要不起妄想、不理会、不攀缘,也不分别妄想是善?是恶?。这念心在二六时中,时时清楚明白,对境不生分别,不加了知、不去对治。如此,我们的心渐渐就会获得寂静、平定。憍陈如尊者说「澄寂名空,摇动名尘」,就是如此思惟,如此观心返照。
当我们的心充满了妄想,就像一潭浊水、浑水,里面有着很多的渣滓,修行就仿佛是在澄淀浊水。澄清浊水必须经由一些步骤:第一就是要先离开风浪。离开外面的名利财色,离开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种风浪。心中明白这些心念不好,不去执着它,将它看破,这样就是离开。
离开了外在的风浪,心虽然感觉平静了,但是在我们心当中,还有着是非、人我、执着……,这些妄想都属于渣滓。有了这些渣滓,我们的心便会迷惑颠倒,自性本自清净如同一潭清水,因为这些妄想使得清水变成浑水。在八识田中起伏的烦恼、执着……等的渣滓,透过禅定的修习,就能慢慢地沉淀下去。待渣滓沉淀以后,我们也就能明白看到,这个心是一片清净、空寂。然而,渣滓沉淀下去后,还必须把这些沉下去的渣滓化掉,否则还是不究竟。
澄清浊水的过程,首先避开大风;等大风没有了,波浪便会慢慢止息至风平浪静。水面平静了,便会发现这一潭浑水,有着很多的泥沙,因此,更进一步地要让泥沙沉淀。如同修行透过禅定、智慧、返照、愿行等行门的落实,心便会慢慢定下来,混水便会由混浊慢慢澄清,显现原本的清彻。最后泥沙完全沉到底部,上面全是清水,而沉在底下的泥沙,便如同是「无始无明」,待无始无明转化,这一潭水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清净的水,也就是所谓的究竟了义、毕竟解脱。
了解这些道理,还必须透过想念、思惟,把所有一切妄想烦恼,看破放下,这个心就能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念念分明,如此就是澄、就是寂,本自澄寂的心性,就是空性,透过「闻思修」,便能由思惟理进一步契悟心性。
在空性当中起伏的妄想、烦恼,是尘劳境界。我们的六根对到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念念攀缘、执着、取舍,时间久了,就会因尘而发劳,便产生了劳顿的现像。比如:当我们的眼根看着外境,时间一久,就会感到疲劳;耳根听闻声音,听久了也会感到疲劳、生厌,乃至到最后,六根都劳顿了,也就成为现代人所说的痲痹、中毒了,六根便会呈现种种病态。
反之,如果我们将六根收摄回来,对于一切的外境不去攀缘、执着,就不会引发种种尘劳,使身心劳顿,明白此理,修行才能够落实。如果人们都能明白客尘的道理,不管妄想、烦恼如何地起伏,只要自己能作主,心始终安住在空性、安住觉性上,妄想来任它来、妄想去也任它去,不去理会、攀缘它,也不刻意去压抑阻止它;慢慢便能达到寂然无为,感而遂通。就如同尘埃自浮沉,而虚空始终是不动的。
有些人在修行过程中,功夫用不上,生起种种妄想、烦恼,马上就想要去对治,心中愈急着想去对治妄想、烦恼,愈是难以遏抑。于是,就觉得自己的根性不够,是下根机的人,时间一久,便退失了信心与菩提,这样就是被尘劳境界转掉了。因为不明白在客尘当中,还有一个主人,假如我们悟到了「主」,那么,一切「尘」又何须挂碍?只要不理它,安住在能作主的这念心,一切尘终会回归自性。
古时候有一个譬喻,说明修行就像小孩玩皮球一样,皮球愈打就会跳得愈高,如果不去打它,反而不会跳。妄想,就如同拍皮球一样,这念心如果念念想要对治妄想,妄想就会愈繁多,只要坚住不去理它,妄想、尘境自然也就不动了,剎那才会发现,一切妄想是如此虚妄不实,原来根本就没事;如同古人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念清明的菩提自性,原来就没有东、西、南、北的差别,只是因为执着分别而生东、西、南、北,执着要到东方去求佛,或是西方去求佛,如此就是头上安头,日中找影,不知道一切都是现成的,只要这念心归于寂然不动就是佛。
曾有古人开悟之后说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是悟到妄想本是虚妄,一切善恶、是非、美丑,都是由于心生分别所起的妄念。因此,回归到不思善、不思恶、不执善、不执恶,这一念心寂静无为,始终是寂然不动。这里所谓的「不动」,并不是睡觉、无聊,而是在不生想念、分别的同时,更要清明在躬,处处作主。
无论是黑暗也好、光明也好,天堂也好、地狱也好,不须要去多做理会,始终就是寂然不动,对于一切自能看得清楚、明白、透彻。因为,本心本性,就是空性、寂然。这念本心本性就是主,一旦「主人」现前了,所有的「客」也就通通销归自性,此即「一法界现,九法界隐」的道理。
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悟到妄想就像投宿暂住的旅客,生灭来去,只要不去理会它,这一念心始终寂然无为就是主。当憍陈如尊者讲出了这些道理之后,佛陀就以「如是」为他印证。
明白了客尘、主人的道理,时时刻刻将这念心安住在作主、空性、觉性中,就能契悟圣果。所谓的圣果,并不是从外而得,而是由这念心所显发出来,《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本具自性即是无上功德,就是「无为法」,本自具足,非从外来,不须另求,当下即是。
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主人,这念心无形无相,只要能作主、不动、了了分明,始终安住在这一念心上,即入圣位。理上契悟了,时时刻刻就要与理相应,如同禅宗所言:「站得住、站得长」;不论在动静闲忙、顺境、逆境,这个主人时时存在、安住,不再随着客尘攀缘。悟到这个道理,就是入理圣人,属于圣位。
憍陈如尊者了达客尘、主人的道理,契悟空性,证到阿罗汉的果位,由三界中解脱,完全得力于闻、思、修三慧的契悟与修证,可见闻、思、修的重要性。所谓的修证,就是在听闻佛法后有所契悟,透过重虑缘真,不断的思惟,在思惟时就是修,经由闻思修达到思而无思,与实相之理相应,即是证。
修行学佛、参禅、念佛,就是为了要相应、契悟、证道。古德:「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所谓相应,即是与觉性、空性、实相相应,能够相应处处都是佛心,行住坐卧、东西南北都是佛,没有一处不是本自具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自性如来。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本具的心性当中什么都不能有,有了就成渣滓,修行便是要体悟这念心,一切本自具足,既不能增添一分一毫,也不能舍去一分一毫;安住在不取不舍、不偏不倚的实相上,于行住坐卧中,恒常保持这个境界,就是修道位。等到保任成就,执着破除,烦恼转过来了,这念心当中没有波浪,浑水自澄、泥沙自化,修行就能够成就。所以,佛法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虚假,修行也是如此,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透过闻思修能够启发智慧;菩萨广建道场、安僧度众、弘扬佛法更是慈悲的显现,修行有了智慧、慈悲,就能成就「一乘任运,万德庄严」的佛果。明白这些道理,能够行于「有为」、不住「有为」,即是契入「无为」,在「无为」当中又不碍「有为」,就是真正的圆融无碍。
结语──信为道源功德母
《大佛顶首楞严经》经文当中有契悟、有修证,例如憍陈如尊者所说的道理实在很好,把这些道理了解,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助益。大慈世尊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随顺众生而安立的,不论大乘、小乘,最后皆无一法可得,如此才是真实的道理。「无一法可得」,并不是像虚空、顽空一般,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一般人不了解,只要听到般若上所讲的的「空」,就一概认定什么都没有,所以认为造恶业、生是非、起邪见也没有关系。其实「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与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就是作主,就是要实实在在、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动也作得了主,静也作得了主,乃至于作主亦不著作主想,这些道理去要靠自己去落实、去契悟。
憍陈如尊者把他悟道的因缘讲出来,是大慈悲心的显现。大众若能随顺根性、因缘来修行,一定可以体会《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法门、契入圆通。这些法门理中有事,事中显理,只要事相上做到了,其中的理必定会现前;理上了解,必能成就事上的发心。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有所契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佛性。能够作主,照见诸法毕竟空寂,佛性就契入了法性;所谓法性空寂,若能不住空寂始终就是圆融无碍,如此才是最真实的心境。每个人都做得到,对于佛性要有信心,人人都能成就无上菩提。菩提就是了了分明,涅槃就是毕竟空寂,这当中的意理有深、有浅,在这上面用功、修行、契悟,必能有所成就。还没成就之前,也不能离开文字,假文字为方便契入无为,了解客尘的道理后,更能对这一念心产生信心,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修行如果缺乏了信心,什么法门都修不成功,反之,如果信心达到了百分之百,就能成就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