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不受第二支箭
 
{返回 般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55

不受第二支箭

佛陀被尊为天人师,这是说明佛陀是最善于教化的人天师范,不仅因为他最懂得权巧方便,观机逗教,尤其善于运用譬喻、问答等方式来阐述真理法则,令弟子们容易理解佛法而心生欣羡,继而信受奉行。

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一个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当他们遇到快乐的事物时,同样会有『乐受』的感觉;相反的,当他们遭逢悲伤痛苦的时候,同样会有『苦受』的感觉。那么,已受教和未受教的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弟子闻言,彼此面面相觑,无法作答,只得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说:「一个没有受过佛法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时候,往往悲不自胜,甚至仿徨迷惑,不知如何安顿自己,这就如同中了第一支箭以后,又中了第二支箭一样的感到痛苦不安;相反的,有佛法的人,遭逢痛苦的时候,绝不徒然悲叹,乃至怨天尤人,自乱方寸,因为他已经有智慧,不会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一个佛教徒身处乐境之中也绝不放纵自己,因为一旦陶醉在快乐之中而放逸身心,第二支箭便会带来苦受。」佛陀又继续阐述乐受的道理。

佛陀开示后,弟子们个个欣庆自己能过着佛化的生活,能够不为苦、乐所惑,尤其对于「不受第二支箭」的譬喻,个个心有戚戚焉,自此更加惕励自己切莫放逸,以免受到第二支箭的苦。

人往往沉缅于享乐而不能自拔,或者陷溺于哀痛而不能超越,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二次是一种耻辱,被第二支箭射中更是一种不幸。如何培养「觉」性,苦乐不滞,便是无上的智慧。

 


{返回 般若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地王得度
下一篇:神通和修行
 蒺藜问难
 友有四品
 盲人摸象
 驯象三法
 梵天问道
 化解争水之战
 金地王得度
 天女与猕猴
 胜则增怨
 找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庐山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屈大成)[栏目:戒律学研究]
 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梦参老和尚开示 6 发菩提心[栏目:梦参法师]
 镜的启示[栏目:法云法师文集]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六、下机渐道凡夫的修定方法[栏目:元音老人]
 专弘净土 普渡众生 (民国 印光)[栏目:释门法戒录]
 入菩萨行论 第四十讲(第7~8品)[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
 《金山规约序》解[栏目:真禅法师]
 贤内致福[栏目:放生感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