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能仁寂默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26
能仁寂默
 
  「释迦牟尼佛」是梵语,「释迦」是姓,「牟尼」是名,「释迦牟尼」是别名,「佛」是通名。所有的佛都叫「佛」,但是每一尊佛都有他特别的名字,这叫别名。
  
  现在这一尊佛的别名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印度话,翻成中文,释迦是「能仁」,牟尼是「寂默」,合起来就是「能仁寂默」。怎么叫能仁?是说他能以仁德来普济一切众生。寂默就是不动的意思,寂是寂静,默是默然;寂静默然就是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无声无臭。儒教里讲「至于静,无以复加矣!无声、无臭。」没有什么声音了,也没有什么臭──臭是味道,没有什么味道。这个时候,就是到本体上了,本体是寂然不动的,这就是定,能仁就是慧。
  
  为什么佛能以仁慈来普济众生?因为他有智慧。这个能仁也就是随缘,寂默就是不变。佛常不变,而常随缘;虽然常随缘,可是常不变。那么在寂然不动的定中,他能感而遂通。所以──
  
  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所有众生的心,无论有多少,为什么佛能悉知悉见?也就因为能仁寂默。他能能仁,所以就能悉见;他能寂默,所以就能悉知。因此我们众生所作所为,不要以为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佛都会知道。所以我们修道,有一分的真心,就有一分的感应;有十分的真心,就有十分的感应。要是你有百千万亿分的真心,那释迦牟尼佛在寂然不动本觉的位置上,也就能感而遂通,来帮助你,令你早成道业。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难满众生愿
下一篇:调伏众生须知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侵损常住罪最重
 神通本从自性来
 念自性中的观音
 零:自性的大光明藏
 好坏无动于衷
 住道场要随众
 正法时代的境界
 为何受耕舌地狱的果报?
 夹山地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册 进德修业的指南~2[栏目:佛光菜根谭]
 读书简单之秘诀[栏目:宣化上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七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八品 静虑[栏目:入行论释·善说海]
 关于放生的开示[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恭敬经书之学处(益西彭措堪布)[栏目:佛门礼仪常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