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能仁寂默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84
能仁寂默
 
  「释迦牟尼佛」是梵语,「释迦」是姓,「牟尼」是名,「释迦牟尼」是别名,「佛」是通名。所有的佛都叫「佛」,但是每一尊佛都有他特别的名字,这叫别名。
  
  现在这一尊佛的别名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印度话,翻成中文,释迦是「能仁」,牟尼是「寂默」,合起来就是「能仁寂默」。怎么叫能仁?是说他能以仁德来普济一切众生。寂默就是不动的意思,寂是寂静,默是默然;寂静默然就是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无声无臭。儒教里讲「至于静,无以复加矣!无声、无臭。」没有什么声音了,也没有什么臭──臭是味道,没有什么味道。这个时候,就是到本体上了,本体是寂然不动的,这就是定,能仁就是慧。
  
  为什么佛能以仁慈来普济众生?因为他有智慧。这个能仁也就是随缘,寂默就是不变。佛常不变,而常随缘;虽然常随缘,可是常不变。那么在寂然不动的定中,他能感而遂通。所以──
  
  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
  
  所有众生的心,无论有多少,为什么佛能悉知悉见?也就因为能仁寂默。他能能仁,所以就能悉见;他能寂默,所以就能悉知。因此我们众生所作所为,不要以为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佛都会知道。所以我们修道,有一分的真心,就有一分的感应;有十分的真心,就有十分的感应。要是你有百千万亿分的真心,那释迦牟尼佛在寂然不动本觉的位置上,也就能感而遂通,来帮助你,令你早成道业。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难满众生愿
下一篇:调伏众生须知理
 放下染缘即佛缘
 妙法莲华经浅释 释名题 述译传
 念佛法门到彼岸
 五眼境界各不同
 老实念佛
 修道要断欲去爱
 禅堂是造圣人之处
 儒教是佛教的根本
 何谓敦品,何谓立德?
 要回到本有家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8-028菩萨的慈悲与忍辱[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入菩萨行论 第十品 回向(贡噶旺秋堪布)[栏目:回向]
 嗔堕恶趣[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如果有金刚兄弟遇到了障碍,说要退出修学,不再听上师的法,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才好?[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和谐世界,尊重众生[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量子力学(15)[栏目:量子佛学]
 菩萨化身为贫女[栏目:菩萨应化篇]
 父母难为[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相应141-145经 屋顶尖经等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十三[栏目:因明学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