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种施
 
{返回 布施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25
三种施
 
  「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一)财施。财施有内财和外财。内财是身心性命;外财就是一切的金银财宝,即是属于身外的财产,都能布施。大抵来说是:
  
  (1)能把自己国家的财产都布施给其它人,自己不做国王,请其它人做。好象释迦牟尼佛,他就是有国王的地位,却让给其它人,这是以整个国家的财产来布施。
  
  (2)妻子也布施给人,也不要了。人最放不下的事,第一是财,要是能布施给人,这是打破对财的悭贪。第二是色,色也不容易布施。但是不容易的事情,你能做得到,那就是你有一种真心。所以真正修道的人,为了求法,也能把自己的妻子布施给人。
  
  但是布施要真正为求法而布施,不是说我把这一个妻子布施给人,然后再找一个比这个更美丽一点的,那个不算!而且这也等于没有布施一样,因为你讨厌旧的,想要换一个新的,这谈不到布施,只可以说是贪而无厌,是一种欲念,不知足。以前讲经,讲到布施妻子的问题时,有一个做妻子的,要把丈夫布施出去,可是找不着受主,所以也就没有法子布施。
  
  「财施」,自己外面的财可以布施,里面的财也可以布施,把自己头、目、脑、髓、皮、血、肉、筋、骨都可以布施出去。
  
  (二)法施。就是学会佛法,不要「怀其宝而迷其邦」。
  
  怎么叫怀其宝而迷其邦呢?就是你拿着一个能救人生命的宝贝,好比拿着一颗如意珠,在这个如意珠里,你要种种的金银珠宝也可以,种种的饮食也可以,什么都可以。你有这个如意珠,甚至于一国里面有灾荒困苦,你也都可以解决的;但是你不用它,反而在这个国家里面,瞅着这些人都饿死了,你也不管、也不救,所以这叫「怀其宝而迷其邦」。也就是说,你懂得说法而不说法,心想:「现在我明白佛法,你们不明白佛法,我比你们高,我要是给你们讲法,你们就听到佛法,都明白了佛法,我就变成和你们一样。」有这种思想,这就是怀宝迷邦。
  
  所以要随时随地给人说法,教一切众生闻法修行,返迷归觉,离苦得乐。因为令他人听见佛法,他就明白了;明白,就不再作胡涂事了,就离了苦。而「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你要是以法供养人,这功德是最大的。
  
  (三)无畏施。就是人有什么灾难,飞灾横祸,有一种恐惧的事情,你给他说几句好话,安慰他,令他不生恐惧心。

{返回 布施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布施之道(释恒强)
下一篇:施辩念乐
 浅说布施(隆辉)
 施辩念乐
 何谓布施(宽运法师)
 布施度须具备“一切不悭”和“一切施他”两种德相(益西彭措堪布)..
 人天路上 布施为先
 职场佛学“六度”之“布施”(周文)
 怎样圆满布施波罗蜜(达真堪布)
 慈心和布施
 佛说不清净布施
 布施之道(释恒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八○)[栏目:杂阿含经]
 心系众苦,利乐有情[栏目: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净土圣贤的传记(十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百喻经 95 二鸽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肇论》对魏晋般若学发展的意义[栏目:业露华]
 禅板[栏目: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法显精神对现代心灵环保的启示[栏目:李利安教授]
 03-032忍辱的力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栏目:智敏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