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事得理融,寂寥非内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68
事得理融,寂寥非内
 
  问:
  
  南泉普愿禅师在写给弟子的信中提到这两段话,听起来哲学意味很浓,跟其他的公案或禅语不太相同。请师父解说。
  答:
  
  理和事、内和外指的各是什么?必须先把这两个相对的名词和观念弄清楚。这里的「理」不是道理的理,而是真理或一切现象的根本。「事」是指现象,「理」是指本体,这是哲学观点的解释。南泉说「理随事变」,一般人却说本体不动,现象会动。南泉说「事得理融」,一般人却说见到现象不见得见到本体,本体是不可捉摸的、完整的、永恒不变的。但就禅而言,理和事,亦即本体和现象是同一个东西,即事即理。(现象本身就是本体的表现,而不是现象之后还有本体;所以看到现象就知道它的根本是什么。也可以说,有烦恼的众生和佛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他尚未成佛而已,所以呈现出凡夫的样子;其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跟佛性在一起的。)
  
  如果通达了这个道理,外在的现象和内在的本体根本是一即二、二即一,等号的两端是事与理,内和外也是一体的。这是从禅的立场看,不是从哲学的立场看,因为禅的经验是用心来体会的。心不在外,也并不在内,否则是在那个之「内」呢?是因为身体、环境在动,心才跟着动,所以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所谓「理随事变」,现象在变,本体的理就在变动的现象之中。「宽廓非外」,你不要以为现象是在本体的外边,无限的广大也不在本体之外,不要把现象当成本体的外在;此即理事不二,即事即理,套用哲学名词,便是现象即本体,本体即现象。
  
  「事得理融」,一般人认为理是不动的本体,事是不断变动的现象,事可见而理难知。事实上,当你心中已无分别执着之时,看到一切现象虽然在动,心中并不受其影响,所以等于未动,故以智者的眼光看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清净无染的,那与理体的本身无异,见事即见理,理以事现,理在事中。故在凡夫的心境,总想要离苦,向往佛国,对于悟后的智者,纵然常住世间的尘嚣之中,也等于处身于佛国净土。
  
  「寂寥非内」,许多人认为外在的世界是动的,内心的深处是静的,故要用静坐及参禅来开发内心世界。其实,若从禅悟者的立场而言,事与理既非两样东西,内与外、静与动,也是不可分离的,动态既不在外,静态也不在内。若把内外看成两极,就有烦恼出现了。
  
  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有烦恼的时候,所面见的世界是丑恶的,实际上是因为人心丑恶,世界才丑恶。有大智慧的人,心不随境动,环境如何是环境本身的事,他的内心世界不受影响,也就等于跟他无关,但他依然会照着环境的动向作适当的处理,那是智慧的功能而非烦恼的心动。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干屎橛
下一篇:红炉一点雪
 泣露千般草
 本来面目
 北斗里藏身
 吃茶去
 还我生死来
 行亦禅 坐亦禅
 一钵千家饭
 曹源一滴水
 身心脱落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行人应断绝嗔恨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北京五塔寺尘嚣世界的一杯清茶[栏目:佛教与文化]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一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恼。怎么解决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本具的觉性[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七、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6)[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佛法无边,六道中皆有佛在。请问法师,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切实弘扬佛教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宽运法师两会期间接受人民政协报访问[栏目:宽运法师]
 看不见的师父看护一位女众,是菩萨吗?[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七十一世 位中净符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修行成道之日才是生日[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