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庭前柏树子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261
庭前柏树子
 
  问:
  
  有人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回答:「庭前柏树子。」我猜想赵州和尚的用意,是以这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回答,来点破对立的观念。禅的真谛是「不二」,所以黄花翠竹无非般若;只要有人问赵州和尚什么是禅法,他不论答什么都可以。是不是这样呢?
  答:
  
  应该是对的。这个公案接下来还有几句对话。有人问赵州什么是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禅法,赵州答以「庭前柏树子」,那位弟子也懂得一些道理,叫和尚不要用境界打发他,赵州说我没有用境界表现给你,弟子再问一次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赵州还是回答「庭前柏树子」。弟子听了,一定会认为这是心外的境界,因为柏树是一个东西。然而对赵州来说,祖师西来意也好,庭前柏树子也好,都不是境界,而是同一种东西。有人认为祖师带来的是涅槃妙心、正法眼藏,如果用这些很抽象的哲学名词去回答那位弟子的问题,实在毫无意义,不如直截了当告诉他,见到什么就是什么。赵州告诉弟子,祖师从西方带来的到处现成,放眼皆是,没有另外一个东西叫祖师西来意。这种思想跟自然主义有一点关系。佛法本来是讲心法的,结果有人把心当成一样东西来执着,在此情况下,只好连「心」这个名词都不提,因此任何东西都可以是祖师西来意。这是否是哲学上的泛神论?其实也不是。泛神论只是你对他的信仰而已,他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功能。但祖师西来意是可以体验实证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是活泼的、生活化的,人人皆可体会得到的。智慧未开时,祖师西来意即使在你面前,但对面相逢不相识,如此而已。因此也有人说,你每晚抱着佛睡觉,每天早上又跟着佛起床,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佛就像庭前柏树那般熟悉,还有什么好问的。不过,如果执着庭前柏树就是祖师西来意,这也是错的。
  
  处处踏实处处是、处处自在处处活泼,就好了。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下一篇:瓶中养鹅
 本自天然,不假雕琢
 非去来今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
 久坐成劳
 大道无门
 明珠一颗
 东山水上行
 行亦禅 坐亦禅
 曹源一滴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第二四卷[栏目:瑜伽菩萨戒本讲记]
 法的本质[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安居第四十日(一):至简至明,周遍摄化[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欲速则不达[栏目:明一法师]
 盛噶仁波切心得 人成即佛成[栏目:盛噶仁波切]
 《星云大师讲演集》-说梦的神奇[栏目:星云法师]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50~59)[栏目:傅味琴居士]
 上楼磨刀[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贤愚经白话 宝天因缘品第十一[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