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85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问: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家风,它看起来很浅显,如果一天不工作,就一天不吃饭。我们大多数人也是天天工作,不过是担心如果不工作就没得饭吃,好象被动的成分居多,跟这句话原来的境界相差很远。请师父为我们开示。
  答:
  
  普通人是以果为因,百丈是以因为果,在观念上并不相同。百丈并非没饭吃,但他说,如果我不工作就不应该吃,如果我要吃就一定要工作。这也就是说,要付出才能获得,若不付出就没有资格获得。这是正确的因果观念。有时,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收,何况根本不付出,那有回收?昨天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今天就得付出,要一天一天地算。一般人则是为了等一下有饭吃才工作,或是明年可能没钱所以今年要工作,或者老年可能贫苦无依所以现在要储蓄,这都是被动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种从每一天来着眼的精神,从古到今一直影响着佛教积极付出的精神。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农夫看到释迦牟尼佛托?乞食,农夫就问:「乔答摩,我们工作种田,所以有饭吃;你不工作种田,怎么也要吃?」佛陀回答:「对!你是在耕田,我也在耕田。你耕的是土地,我耕的是心田,我在众生的心田播撒善根的种子,让它长出丰富的善根福德来,所以我也在耕作。」农夫说:「既然如此,你也该有得吃。」中国社会没有乞食的风俗,出家人在山中自耕自食,所以百丈清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家一律要到山坡上耕作,称为「普请」,上自大和尚下至小沙弥,无一可免。百丈年纪很老了,弟子体恤他,把百丈平日用的农具藏起来,使百丈无法下田工作。当天中午大家都在用餐,百丈却不肯吃,弟子问他为什么,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直到现在,出家人仍然非常重视集体的劳动,工作的时间甚至不比在家人少。在家人还在昏睡美梦中,出家人已经起床了。晚上在家人应酬聊天娱乐,出家人拜佛打坐听经。假日期间在家人去休闲,出家人则全力投入修行。这就是中国出家僧侣的美德,其养成就是从百丈怀海禅师开始的。「农禅寺」的名字即是先师东初老人根据百丈以务农为禅修的生活而取的,他也希望我们有这样的家风。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觅心了不可得
下一篇:寒杀阇梨 热杀阇梨
 步步踏着
 自家宝藏
 出门便是草
 日面佛 月面佛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道非物外,物外非道
 卧时即有,坐时即无
 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事得理融,寂寥非内
 啐啄同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那律天眼[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攀比中,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栏目:心似莲花开]
 你的精彩别人无法代替 你的世界原本独一无二[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有情有义 弘法利生[栏目:往事百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三)[栏目:杂阿含经]
 生活中的禅修 序 11-1 正念动中禅第一日法谈[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工作禅 第26节 附录[栏目:工作禅·为什么辛苦付出却不开心]
 心的力量不可思议[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三十四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