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心脱落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703
身心脱落
  
  问:
  
  日本有位道元禅师在中国悟道之后,说了「身心脱落」这句话。就打坐修行的人而言,身心脱落是很高的境界,却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请师父开示。
  答:
  
  道元禅师是日本曹洞宗第一代祖师,由中国天童寺如净禅师传的法。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在修行过程中常有苦恼和负担,心理也有障碍。但他精进不懈,在身心都不调适的情况下,道心依然不变,对弘法利生的悲愿也百折不挠。在中国求法之后,回日本建道场。「身心脱落」是他的体验和悟境。
  
  「身」是肉体、身体。对一个有病或孱弱的人来说,身体本身就是负担;对身强力壮、精力旺盛的人而言,身体则是祸源,因为这种人对「食」和「性」的欲求特别强烈。
  
  「心」指的是思想、观念、企图心、追求心、贪求心、瞋恨心等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可以使人堕落,使人升华;也可以使人潦倒,使人腾达。
  
  因此,人以心为主,如果心理健康,身体差一点还无所谓;如果心理不健康,身体再怎么好也会有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修行人的心理应该是健康的,但是修行人自我检点,知道自己的心理还是有问题,烦恼还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对粗的、重的、强的烦恼还浑然不觉;待这些烦恼淡化之后,他会看到内心种种细微的活动。接着细微的烦恼不见了,但是「我想开悟、我想成佛、我要追求」这类心的力量或方向还存在的话,他的心还是烦恼心,还是生死心,不是解脱心。
  
  当道元禅师开悟时,他发现身体虽然仍在,但已不是负担和烦恼的根源。心也仍在,但是很明朗,是一种智慧,而不是烦恼和欲望。
  
  一个人如果无所执着,把自我中心、自我身心全部放下,什么也不剩,就叫作「身心脱落」。我们如果好好修行,也可以做得到的。
 

{返回 圣严说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鸡抱卵
下一篇:空花水月
 干屎橛
 不思善 不思恶
 步步踏着
 证龟成鳖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迷己逐物
 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
 非去来今
 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降伏其心 二 附体是如何来的[栏目:万行法师]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2.死 品[栏目:第三卷]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二部分 定 第五章 阅读自然之心[栏目:阿姜查禅师]
 禅宗逻辑与现代物理学(王殿夫,张旭泉)[栏目:禅宗思想研究]
 贤愚经白话 波婆梨缘品第五十七[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念佛即生活[栏目:慧净法师]
 风月场之陷阱 六、忏悔心声节录[栏目:风月场之陷阱]
 与心对话 第二章 放下 1 被“我执”蒙蔽了双眼[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正分31 佛子当力戒者(1)[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行法摄要集萃]
 小动作[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