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288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
  
  --明.呆庵普庄
  
  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明.呆庵普庄
  
  我们学佛,是要认识自己,尊重自己,肯定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具有佛性,佛性是不假外求的,是人人本具,个个皆有的。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我们手上拿念珠,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拿念珠要念谁呢?」「念观世音!」「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拿念珠要念自己呢?」「求人不如求己呀!」
  
  我们常常忘失自己,心外求法,怎么可能找到本来面目呢?
  
  裴休宰相到寺院礼佛时,看到墙壁上有一幅人像字画,就问:「这幅画像画的是谁呀?」寺僧说:「是高僧真仪!」「画像我是看到了,可是,高僧在哪里?」一寺大众不知如何回答,裴休逼问:「寺里有参禅的人吗?」「有一位黄檗希运,好象是懂禅的人。」黄檗出来后,裴休扬声问:「高僧画像我已见到了,高僧在哪里?」黄檗立刻大叫一声:「裴休!」裴休应声惊讶回答:「我在!」黄檗笑了:「高僧已在此,何必往别处寻求?」
  
  所以我们不要忘失了自己,人人都具有佛法僧自性三宝,真如佛性不时会在我们心中放光!「昼夜六时常放光」,昼夜六时是印度当初计算时间的方法,我们中国计算时间是昼十二小时,夜十二小时,昼夜二十四小时。而在印度白天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三时;夜晚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三时,所以说昼夜六时常放光。
  
  「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意思是说「灵山就在汝心头」,不必向外寻找,要肯定自己,尊重自己;不需特地去礼西方,要知道自己心里的真如佛性!

{返回 千江映月·星云说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尘网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须论;息交岂独忘知己,为爱吾庐夏木阴。
下一篇:一寸光阴一寸金,劝君念佛早回心;直饶凤阁龙楼贵,难免鸡皮鹤发侵。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练也徒然。..
 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不能通;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若逢知己宜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七、结论[栏目:张曼涛教授]
 请问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做到随顺众生?应该如何对治嗔恚?[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二)[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126.问曰:行般若波罗蜜,受诵乃至正忆念,此事为难;书持般若经卷与他人为易,功德尚不应等,云何言胜..[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蒲团[栏目:无声息的歌唱]
 般若心经略疏[栏目:法藏大师]
 五蕴论讲义[栏目:唐仲容居士]
 佛教艺术的魅力[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定解宝灯论》讲记(三十二)[栏目:定解宝灯论讲记·达真堪布]
 贤愚经白话 摩诃斯那优婆夷缘品第十七[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