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1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广义的情
生的贪着
维持生命的延续
肯定生命的价值
正视生命
从生物学看
瞎子摸象,不识全体
心如工巧画师
参究的意义
天之大德曰生
无生法忍
逆天行道
众生共业
 解脱的关键
价值取向
广义的进化
五行生克
今昔之间
轮回之本
从写真到抽象画
绝处逢生
怀古与恋旧
保护稀有动物
修学的进步
生死的由来
小结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二
这题目已讲过一次了,故今天将再讲第二次。但在启讲之前,还是先把前面所说,简单复习一下。
 
情可分:狭义的情与广义的情。狭义的情,乃限指男女间的爱情。至于广义的情,则指众生一切分别取舍的心。我们常说有人、事、时、地、物,在世间林林总总诸相中,既有喜欢的,也有厌恶的。于是喜欢的,希望多占有一点;厌恶的,则逃之唯恐不及。这从对待分别而产生豪取、占有或逃避、破坏的心,便是广义的情也。因此在佛法的「十二因缘」里,讲到由爱而取,由取而有。这「爱」与「取」,便是指广义的情。于是因情而造业,因业而有生死。
 
由是,狭义的情,乃为成就一代代的繁殖;而广义的情,则以造化一世世的生死。所以总说,问世间,情为何物?情乃推动生命繁殖和系缚生死轮回的工具尔。
 
广义的情
前既说广义的情,其对象林林总总,乃包括一切人事时地物;故若要一一去分析的话,则事倍功半,不胜其烦。但其实我们只要把握两个纲领去着手,就能揽尽一切也。这两个纲领:一、乃对生的贪着,二、则对我的执迷。
 
所谓「对生的贪着」,乃生命既存在,则一方面必努力去维持它,一方面又得尽心去提升它!于是因于维持生命存在的意愿,才有食衣住行等需求。而如饮食之中,就有千百种差异。有好吃的,有不好吃的;有便宜的,有不便宜的;有营养的,有不营养的;有卫生的,有不卫生的。于是缘于饮食而现起的情,乃太多太多矣。同样衣、住、行等也一样。因此如能断除对生的贪着,则所有连带食衣住行等情恼,也都将连根拔起。
 
其次,对我的执迷。在佛法里的我,乃包括我所。因为我是什么呢?除了说: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思想、家庭、事业外,还有什么是我呢?或者说:这个对我有帮助,那个与我有关连。因此从「我、我所」出发,而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应的事相,还是非常复杂。而我们也就在其中分别取舍,意象纷飞、情绪缠绵。由是若能破除对我的执迷,则连带产生的迷惑和烦恼,也都将消融无余。
 
所以分别取舍的心,虽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但我们只要能掌握这两个重点去对治消除,便能去执解缚、出离生死。但今天因时间的关系,我们先阐释「对生的贪着」。至于「对我的执迷」,则留待下次再发挥。
 
生的贪着
生,当是指生命。我不太确定生物学上,是如何界定生物与非生物。比如我们一向认为:植物是非生物。可是植物也有从初生、成长到衰老、死亡的过程。植物也能对周遭的环境,产生适应的现象;比如向阳性、向地性等。甚至如捕蝇草等,还能捕杀猎物。所以基本上,我认为生命与非生命,本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因为从佛法缘起的思想来看:既缘起,则一切相关互动;而既相关互动,则物物之间,何能有严格的界限?
 
因此生物与非生物,甚至动物与矿物的界限,其实都是人定义出来的。以定义较有活动空间或生存意志者,为生物;较不具活动空间或生存意志者,为非生物。于是应名为生物者,便有两种生命的意识:一、维持生命的延续,二、肯定生命的价值。
 
生命不只要尽力以维续下去,而且当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光彩。故一切对生的贪着,乃是从这两点而去渲染的。
 
维持生命的延续
首先讲「维持生命的延续」。比如任何一种动物,都要觅食,以填饱肚皮;甚至包括刚出娘胎的小动物,都得知道怎么去哺乳,否则便有饿死之虞。动物除觅食外,还得学习怎么逃避危险。我们知道:蚂蚁有窝、鸟有巢,甚至蛇都有洞。乌龟的壳、老虎的爪。这种种装备,皆只是为维持生命的延续而设计、启用也。
 
但是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它们未必意识到「我此生命,值不值得延续」的问题?它们只是肚子饿了,就找东西吃;困了,就找个洞睡。睡到那一天,寿终正寝已,就死了。因此就一般生物而言,维持生命的延续,只是本能的反应,甚至基因的设定。既基因已设定好,它就一辈子跟着走。走到最后一秒钟,还未意识到: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
 
于是既死活都分辨不清楚,那有生命价值取向的问题。蚂蚁没有这个问题,反正有得吃,就吃;有得住,就住。住到那一天,不能住了,就逃。慢慢长大了,就交尾繁殖;繁殖到不能繁殖时,就衰老死亡。所有的动物,生命型态都是一条线走到底而无转折;而既无转折,也就没有生命意义和价值取向的问题。
 
肯定生命的价值
但对人类而言,就不一样。人虽似动物,也有贪生的本能。然以有感觉、有思考故,对「生命是否值得延续」,还得经由思考、辨识才确认。尤其愈文明的人类,对这问题就愈重视。原始部落或还待开发的民族,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是非常模糊─模糊得跟动物没两样,只是顺着本能习性,而不断活下去,活到最后一天就死了。
 
以愈文明的国家,既对生命的存在愈重视,也必更赋予其形上的意义。所以在古代,好象很不人性:一个国王死了,却还要很多人陪葬,臣子、嫔妃、仆役,可能要陪葬几百人。我们现在看,很不人道,可是当时习以为常。
 
文明渐发展,对人权便愈尊重。故不再以人陪葬,而改作俑─像秦始皇的兵马俑,便最盛名。而时至今日,也俑也太浪费了。现代人的陪葬品,乃愈来愈简化也─活人都用不够了,岂管那么多。又以前动不动就是死刑,而现在死刑也尽可能减免吧!所以既愈文明的人类,愈重视生命的存在,故也愈需去肯定生命的价值。
 
正视生命
但是今天,我们却得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延续生命,另方面是肯定价值。我们是因为「已肯定生命有意义,而去延续它」?或竟是「为了延续生命的存在,而不得不去肯定它的价值」?
 
以上两个问题似问得唐突,但却非常重要。因为若探究得生命有意义,再来延续它,当是合理合情。但事实上,人之探究生命,早有个前提:让自己活得更堂皇而已!因为对文明人而言,如不确认生命有意义,简直就活不下去也。而生物学的设定,就是要继续活下去。所以不管怎样,有理由就去找,没理由也得编。所以从未有人说:生命根本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从人类的自我中心看来,当是认为生命有意义,所以才值得辛苦活下去。否则,自杀算了。可是事实上,活得有意义的人真有几人呢?有的人根本不敢去碰这个问题,碰了就要发癫。有的人明明在旁观者看来,活得很没有意义;可是他仍得力竭声嘶地哄自己,夸张自己活得很有意义。所以事实上,活得无意义而贪生赖活者,岂非多如过江之鲫。
 
从生物学看
上次已说过,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延续生命的存在,早比肯定生命的意义更切要。所以不管低等动物或高等人类,都有延续生命的本能或基因,这是生物学的定律。
 
而人既是生物之一,当然也逃不过这定律。所以人乃基于延续生命的前提,而来探究生命意义的。这也就说:人对生命意义的肯定,乃是在人生下来之前,就设定好的。除非你有非常高的觉性,或者非常突出的体验,否则想要突破这生物学的设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人类,自以为科技很发达,自许为万物之灵。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来,人还只是生物学中食物链里的一个环套而已。
 
所以在《无毛猿》这本书中,人类终于能放大眼光,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于是我乃要说:对于生命的任何探讨或肯定,其实都是附加的。于是既前提,已被决定了;则随后怎么附加,便都不关紧要了。
 
当然这观点跟很多人不一样。因为放眼从古到今的圣哲,所曾提出对生命的昭示,竟有几个真能站得住脚的?所有的训示,皆只能会意,而不能深究─以若深究,便又打结了。譬如说:生命的意义,在谋全体人类的幸福。听起来,似很感动。但是幸福源何而有呢?除非生命确有意义!于是这便落入「循环论证」也。
 
瞎子摸象,不识全体
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人既从延续生命的前提,而肯定生命的意义。则最后,不管寻得什么理由。皆只道是:瞎子摸象,不识全体。因为瞎子说象,既不是完全胡说,也不是完全正确。所以瞎子与瞎子间,才有得纷争。同样在世间中,既每个人皆从个人的经验,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则皆像瞎子摸象,不识全体。为什么看不到全体呢?因为若没办法跳出自我中心的观点而看生命,则如何能看到生命全体呢?
 
又如自我催眠者,无中生有,捏目生花。为什么说是自我催眠呢?因为既延续生命是命定的前提,则人不得不为自己编出一套有意义的说词。于是何足怪,对张三最有意义的事,对李四而言,却只是无聊荒谬而已!
 
有的人喜欢爬山,竟为了征服喜马拉雅山,死了也在所不惜。而我们不爬山的人,便说那些人是疯子。有的人喜欢玩电脑,整天就在网路上逛来晃去,以至于废寝忘食;而不上网的人,只觉得他们无聊之极。像在座喜欢打坐的,乃觉得最好整天打坐,生命才有意义。但别人会怎么说呢?你若无所事事,何不干脆躺下来睡觉算了!何必把腿坐得那么痛呢?
 
心如工巧画师
那到底是谁有意义,谁无意义呢?以每个人都认定自己有意义,而别人无意义。但总加起来,我觉得:都无意义也,都是哄慰自己而已!因为既活着,总得为自己找出一些理由。这正如《华严经》所说:心如工巧画师,能画世间诸相。故生命的意义,也是你要画什么,就有什么。相虽满目琳琅,但本质上却不过是「捏目生花,无中生有」而已。
 
其实这问题,在我学佛之前,学佛之中,总撩绕不清。我一直想着: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像有的人为了在奥运会中为国争光,于是整天苦练乒乓球─抽球、旋球、杀球。即使最后终赢得金牌而为国争光,我也觉得无啥意义!或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飞毛腿,百米能从十秒,跑到九秒半、九秒,又何关民生大计呢?
 
我一向偏爱作个旁观者,旁观别人所认定有意义的,到底是什么?看来看去,却只觉得都无意义。甚至出家后,成为一代大师到处演讲作秀,也觉得徒累死人,对法门真有什么贡献吗?我一直想:生命竟有何意义?最后终从生物学上了悟:生命的意义,就是继续繁殖造业、生死轮回而已!
 
有些昆虫很奇怪,在某种植物初发芽时,它们也开始孵卵。故植物长得最茂密时,它们也是繁殖得最硕壮。然因为此昆虫,乃以这植物为唯一的粮食。于是它们就渐把这类植物啃光。而植物既被啃光了,它们也就跟着死了。然而在死之前,它们还来得及产卵。故等明年,这植物又长出来时,卵也跟着孵化。年复一年,就是因循着这过程。你说:荒唐不荒唐?
 
我们也知道:沙漠的生命非常严苛。因为沙漠既很少下雨,就算下一次大雨,也只能维持二、三个月的湿润,就会再枯干。于是在此湿润的季节里,植物得完成从种子、发芽、成长、开花、再结种子的生命过程。抢着在湿润的季节里,完成生命一次的循环,或者一次的轮回。
 
这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多一次或少一次的生命循环,竟有何差别呢?如果『都不要、都没有』又当如何呢?然这可是没有人敢这么想─有求更有、多而更好,这才符合命定的生命模式。所以这问题,我一直想。想到最后,终不得不谓然叹曰:生命的形式虽千差万别,但本质上却都只继续繁殖造业、生死轮回而已!
 
参究的意义
可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圣哲曾为我们点破。因为太残忍了,既点破之后,大家或将都活不下去了─人生即使再苦,至少还应保留一点幻想的空间;而点破后,便皆赤裸面对也!所以古今的圣哲,还皆站在肯定生命意义的立场,而劝大众积极有为、奋勉向上。但是既从「顺生」的前提,而肯定生命的意义;则劝勉积极有为者,乃顺生死尔!
 
记得在大学时代,有一天几个室友就在寝室瞎掰,说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人举孔子怎么说,有人示庄子怎么道。说得兴高采烈、淋漓尽致,以至于更觉得生命很有意义。而我不讲话(那时候,我可还未学佛)。于是他们问道:「你何以不发表意见呢?」我说:「既已被生下来之后,再来探讨这个问题,不是已太晚了吗?」这情况,就像我们已上了贼船,才问:我们准备到那里去呢?既上了贼船,就只能跟着贼跑,你还能问:到那里去吗?各位想想,是否如此呢?
 
在学佛已久,甚至出家的今天,我再省思这个问题:还觉得应去探讨生命的意义。因为即使这一生已上了贼船,而无法回首。至少下一生,我们仍可决定要不要再上这条船。如果终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我们就当发愿:不受后有。当然这不是只想一想,发发愿,就能成办的。因为想得到这样的果,就必须去修那样的因。以佛法而言,不想受生就得消业─唯业消尽,才能不受后有。
 
或者有些人还觉得生命有意义,而决定下次再来。但下次你要来到什么地方?或意愿做什么事?既确定之后,乃要去修跟它相应的因。所以参究生命的意义,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不只是这生立身处世的指标,也将成为下生升堕或还灭的枢杻。
 
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下辈子从此不要再来受生。生命很苦,唯惑业牵系不断。我不是那种发愿「生生世世再来人间」的菩萨行者。因为在我看来,发愿行菩萨道,其实也只是为自己的恋世赖活而瞠塞理由而已。
 
天之大德曰生
各位听到这里,一定想:你好残忍啊!何不为我们保留一点生存的空间。如此说来,岂不叫大家活无张罗之地。君不见世间所有善法,都是鼓励众人要积极上进。比如「张老师」这种机构好了,不是皆为消除迷惑、鼓励上进,才为世人所尊重吗?像我这种话,简直是大逆不道。何以中国人说:天之大德曰生。上天就是有「好生之德」,而好生之德者,即既肯定生命的存在,更也发挥生命的价值。作好人、行好事、说好话。连连的好,才合乎「天有好生之德」。
 
无生法忍
那我只好告诉你:佛的证悟,乃无生也。因为真正的佛法,必不出空、无我、无生。有生为方便,无生为究竟。就像净土宗,虽最初再三强调:要往生极乐世界。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却也只是为「花开见佛悟无生」。故往生极乐世界,只道是方便的初阶;而唯有悟无生法忍,才得究竟的归宿。同样修般舟三昧中,证念佛三昧,还只是三百由旬;也必悟无生法忍,才得究竟。至于禅宗或密宗,当更以见空性、悟无生,才能印证。
 
所以虽世间都是从「有生」的观点来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佛法却反谓:唯有从无生的理论、无生的体验,才能解脱生死。由是世间芸芸诸说中,只有佛法最直接暴露、揭示:生命的本质,乃虚妄罪苦也。像「四圣谛」开宗明义就讲到苦,而修到最后证得阿罗汉果已,乃能不受后有。
 
以生命为负担而期勉不受后有,这在希腊哲学中也略说到:最幸福的,是根本不来人间;至于其次者,则既来之,早求出离也。但如何才能出离呢?唯有悟得无生之理,才能真得出离。故在世间,只有佛法把无生的道理,讲得淋漓尽致。于是反很多人认为佛法,最消极、最不人道。
 
然即使在原始佛教中对无生之理讲得直接露骨,但真证得阿罗汉果者,其实也不很多。而后期的大乘经典虽也有无生之旨,但大众最相应的,还是消灾延寿与往生净土也。那消灾延寿与往生净土,是顺生,还是逆生呢?当然是顺生。同样发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也是从顺生的情结而说的。所以大乘佛法反多杂烩,祂不是不明无生之理;可是因为方便讲得太多了,反把无生之旨给冲淡了。故大乘愈学,愈迷失掉真正的佛法。
 
所以我们乃从原始佛教去省思:释迦牟尼竟发什么心而出家的呢?发了生死的心而出家的!最后他终在菩提树下,以逆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成佛。为什么有老死?因为有生;为什么有生?因为爱取有。爱取有从何而起?但为无明、行、识。所以他既从生的问题出发,最后也以了生为究竟圆满。顿悟之后很快在鹿野苑说法,故跟随的五比丘也都很快证得阿罗汉果。但这以了生为究竟圆满的说法,在目前已成为绝响。
 
因为一般人还是习惯从有、从生的情结,来肯定生命的价值,来意会学佛的意义,来认取修行的归宿。所以何足怪虽学佛多年,还与解脱道南辕北辙。既世间的问题,都是从生而有。故如能证得无生,岂不一了百了!所以我主张逆天行道。
 
逆天行道
天有好生之德,而佛教乃无好生之德。因为真正的佛法,唯以证得无生为究竟。故佛教的修行,乃必逆天行道也─要逆天,才能跟道相应。但天究竟是什么呢?中国人一向讲「天人合一」,如都还搞不清楚「天是什么?」,则动口辄言天人合一,岂非胡说八道?
 
天,有人说是「造物主」,如中国人所谓的天公或玉皇大帝。或如西方人认为的耶和华、阿拉等。以上是宗教里所谓的天。在哲学里,或谓天即自然也;但自然者,是否包括众生的无始无明呢?而现在人也许干脆直说:天就是基因、本能或原子之类。
 
天到底是什么呢?佛法当不承认有造物主,佛法也不奢言本能或基因之类。因为一切生命现象,归根就底只是「业感缘起」而已!从过去的业,而牵引今天的业;从当下的缘,而推就不同的报。所以众生生命,乃是共业和别业所牵引出的幻相。业是可以改变的,但还得透过严谨的修行,才可能有大转变。
 
众生共业
那世间的共业,是什么呢?就是以贪生为本性,以顺生为美德。我们虽也取笑他人:贪生怕死。但其实那个人不贪生怕死呢?君不见蚂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所以一切的生物,都是以贪生为本性。这我在生物学中,已再三言明:一切生物乃以延续生命的存在,为最根本的动机。
 
其次在世间,不管古代或现在,不管东方或西方,都以顺生延寿为美德。我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重宝塔。所以能直接救命,是世间公认最高尚的福德。其次,如能用医疗技术或种种偏方,而帮助他人延长寿命者,也是功德无量。这以顺生延寿为福善者?不是定理而是共业,而众生从无始来就有这样的共业。
 
解脱的关键
所以如何才能解脱呢?唯有超脱、出离众生的共业,才有办法解脱。因此能否解脱的关键,倒不是已持多少戒,能入什么定,甚至曾讲经弘法、著书立说,这些都不切要。因为如从顺生的心结而去造作有为,则只与共业、生死相应尔。故只有从无生的体认,而放下、出离、断灭,这才是解脱的关键。
 
从前面讲到这里,我的重点很明确:世间人以延续生命的动机作前提,而寻求肯定生命的意义者,其实早错也。因为延续生命动机的前提,只是共业而非真理。而唯有从佛法里悟得空、无我之理,以体证到无生之旨,才是解脱的关键。
 
价值取向
在「生的贪着」中,以上已解析维持生命的延续;其次,再阐明肯定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当如何衡量肯定呢?都是从「好求更好,有成更多」的增上心去肯定的。
 
所以在历史上有一本书,即达尔文的《进化论》,听说于出版的当天,即被抢购一空。但仔细思考进化论的内容,其实矛盾还很多。若说人是由猿猴演化出来的,那为何猿猴之中,有的已演化成人,有的还停留于猴子呢?既说地球的生物,是从最低等的生物慢慢演化成较高等的动物;则当今的地球上,应唯有高等动物才是。但事实上却不然!又从鱼而变成两栖类,从两栖类而变成鸟类及哺乳类。但鱼能在水中游,鸟能在天上飞,那人呢?既不会游,也不会飞,这算是进化,还是退化呢?前一阵子,我看过一本书,名乃《科学否定进化论》,便列举了很多科学证据,以否定《进化论》的观点。
 
但是何以《进化论》,虽言而无当,却普遍受到大众的尊重和赞叹呢?因为在「进化」的论证中,人们更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所以只要得到进化的结论,就已迫不及待去顶戴受持了。至于什么过程,如何论证,又何关紧要。
 
人类其实并不在乎,他的祖先是不是猴子。因为即使如进化论所说:祖先是猴子,也是几亿年前的事。而不会是你爸爸就是猴子,或你公公就是猴子。所以虽承认:人类的祖先是猴子,但跟我还是了不相干哩!然因于生命是进化的,所以能给大家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最受人欢欣鼓舞者。简言之,大众之所以信受进化论,缘于感性的成分,其实比理性更浓。
 
广义的进化
以上达尔文的进化论,虽已能肯定生命的意义。但广义的进化论,其不只是达尔文这一套而已。比如说在政治上,过去称为君权时代;故君王皆很霸道,要杀就杀,要夺就夺,全不管民生疾苦。而今天已演变成民权时代,事事寻求公意,甚至全民投票。但是你真觉得进步了吗?至少台湾全民选举后,政治品质也没有提高。可是我们还得给自己催眠,进化多多也。
 
事实上,人类最初也非君权社会。而是因为统合、甚至消灭了许多部落之后,才形成中央集权。由是人类既曾从民权到君权,也曾从君权向民权,所以何为进?何为退?便没有那么单向也。至于以后呢?不知道。也许有一天,还会从民权到君权,你相信吗?至少目前我们可看到一点迹象。
 
以民主政治太无效率,一件小小的决议,都得在议会琢磨老半天。而等定案时,可能已缓不济急了。像我就听过如此的笑话:有单位申购某型号电脑。于是申请者经过层层关卡,终于批淮了。可是那型号的电脑,却早被市场淘汰出局了。所以虽在民权时代,还将有很多人期待有个具公信力的中央政府。因此从君权到民权,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其实没有人真知道!可是我们还必说服自己,是在进化中。
 
同样在经济上,我们也一天到晚自吹自擂,说经济成长、国民所得大幅提高。但国民所得提高到最后,又怎样了呢?却来个「东南亚经济风暴」。有人称东南亚的经济,为「泡沫经济」。对何以为泡沫经济?我虽不很清楚,但可想而知,那是非常脆弱而经不得摧残的。所以经济的成长,其实也只是自我催眠而已。尤其若进一步去审视环保的问题,那更明显矣!我们只是为制造假相而透支下一代的资源尔。
 
或者说:至少在科技上的进步,应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许吧!如以电脑而言,目前视窗九八已经上市了,你升级不升级?至少我还不急着升级:实用的功能,没增加多少!却得麻烦,重新学习、适应。甚至若硬体不跟着升级,效率倒反下降了。
 
或者像冷气机之类,初发明时必定认为:又对人类文明,作了一桩伟大的贡献。但冷气用多的结果,却也加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度普遍提高。于是乃形成:既不能不用冷气机,也不能再用冷气机的困境。
 
所以虽人类,总力从各方面来说服自己:说人类是在进化之中。但是就我看来,那都只是人类为了肯定生命的意义,而需不断制造出来的幻相而已!
 
五行生克
因为在中国,有一套学说,被称为五行生克。五行者,乃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生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克者: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总之任何一行,既皆有能生、所生,也有能克、所克。反正没有一样十全十美者。这种情况又像生物学上所谓的食物链,任何生物在链中,都既有所取,也有所舍。既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生命只是在不断缘起的梵网中,求其平衡而已!怎可能单向、直线似地「好求更好,多求更多」呢?
 
今昔之间
既生命本是在不断交错生克的梵网中,而求其平衡点;则何能谓今必优胜于往昔呢?在此且以饮食为例,今天我们已在饮食上,得到很大的便利,像听说唐朝的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而荔枝却只有广东一带才有生产。所以荔枝若采收时,必派人快马加鞭连夜赶送到长安。这才使杨贵妃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而今天我们不只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水蜜桃,甚至日本的富士苹果,美国的香吉士等,反正各地出产的都可以吃得到。或以前有所谓「季节性的蔬菜、水果」,而今天却随时可吃到香蕉、苹果等。以前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便忙着打听:此处有什么名产?而今天你从台北到台南,甚至从东京到纽约,食谱、味道可能都差不多。
 
但事实上「有所得,必有所失」。虽能吃到各地的名产,可是并不新鲜。尤其很多水果,皆五六分熟就采收,所以味道差矣!甚至为了保鲜、防腐,故食物皆有了污染的问题。所以饮食进化了吗?不!只是在不同的因缘中作取舍而已。
 
其次,又以住宅为例。今天有的一盖就是二、三十楼,甚至四、五十楼。比之从前的茅屋、土窑,岂不进步多矣!然何以需盖这么高?我说其实是被逼上去的。因为如果有更宽广的空间,你是选择住庭院,还是住高楼?当然是选择住庭院!可是现在没办法,因为繁殖过剩,人口众多,故只有往上发展。所以单从建筑技术来看,是进步了;可是就住的品质而言,乃退得太多矣!
 
既诸行无常,因缘不断在变化;故生命的过程,只是不断在调整它的平衡点而已。即使这个平衡点,就当时而言,乃是最适宜的。可是,挪于过去或移诸未来,却可能根本行不通。但是世人还得不断暗示自己:时代在进步之中。
 
轮回之本
所谓调整「平衡点」者,即在「得、失」之间而取舍也。故我们不可能:只取而不舍,只得而不失。以上乃就客观而论。
 
但在现实中,人总是先看到好处,而急于去占有。这既是人类的本性,也是轮回的设计。科技何以能发明出这么多产品呢?都是因为先看到它的好处,而急于使用它。然而在发明、生产,甚至使用二、三十年后,它潜藏的坏处才逐渐显露出来,而世人为知已晚也。
 
现有一种病,被称为「大楼症候群」,便是长期使用中央空调的结果。最初认为有机肥料不卫生,而改用化学肥料;但化学肥料用久了,却破坏了土壤。酸雨的形成、臭氧层的破坏,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可是当发现之后,却已回天乏术也。
 
在坏处慢慢显现出来时,最初我们还能辜念它曾带来的好处而忍受一点,但到最后忍无可忍时,又当如何呢?放弃它,且再去发明一种更新的产品,对不对?但这就是终结吗?不!用了一段时间后,它的坏处又逐渐显现出来了。
 
从写真到抽象画
所以人类的历史上,总是这样不断地新陈代谢。不管是物品的发明,或者制度的更新。但进步了吗?我还是说:只是在不同的因缘间,作调整而已。我们且再以绘画为例,最初我看十五世纪、十六世纪如米开兰基罗等的画,真是气派庄严。可是到了十九世纪,却变成印象派,如莫内的画。而至二十世纪后,乃更演变成如毕卡索的抽象画。
 
这从写真画到抽象画,是怎么进化的呢?听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发明了照相机。以从前画家最重要的资生来源,就是替人家画肖像。而照相机既发明出来,还有谁请你去画肖像呢?用照相机卡擦一下,就比你画三天三夜还逼真哩!所以最初的西洋画家,还得带着画板到处去写生,而现在光凭印象、意念,便可入室操戈了。抽象画算进化吗?西洋画家当还这么认为,否则他就画不下去了。可是就我们旁观者而言,却只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绝处逢生
人类的历史,揭穿了也不过如此。所以西洋里流传有一个故事说─好象是圣经说的。人所有的家当,即使都掉光了,但有一种还将存在,那就是「希望」。于是因于希望故,乃能绝处逢生。
 
人类总是有希望的,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生而复生,这便是轮回的根本。
 
怀古与恋旧
以下顺便检讨怀古和恋旧之情。我曾一直疑惑:为什么我们还得花这么多时间、心力,去保存照顾那些过时的老古董。想了很久,后来才领悟道:也是从顺生的习性,而发挥成好生之德。且不奢言故宫的国宝,就像每个人家里的家俱,即使已破旧无用了,还是有很多人舍不得丢掉!留着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至少还未被小偷偷走前,未被火烧掉前,留着总是好事。所以说白一点,一个人有没有修行?看看他家里堆了多少古董,就能估量出来。如果烂东西一大堆,老丢不掉;则修行说当放下,他能放下什么?你就不用再加相信了。
 
这种怀古恋旧之情,在愈文明的国度,愈表现得夸张。所以有一种专门的学问,曰「考古学」。然到今天为止,我还是蛮疑惑考古真正的价值。前阵子我看过一本书《来往成古今》,是描述大陆考古的重大成果。大陆的考古学,最近非常进步─因为他们很热衷于挖坟墓,以前别人不敢挖的坟墓,现在全给挖出来了。于是也连带挖出了很多问题:唐朝人吃什么饮食?宋朝人穿什么服装?汉代时用何种货币?我看了半天,总觉得风马牛不相干尔。但是世间还总有人,认为它有重大的意义。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呢?唯顺生之欲─既存在过,则当延续之。
 
保护稀有动物
其次,对于保护稀有动物者。如我们从古生物学来看,则在地球历史上曾被灭绝的动物,何止百千万种。但即使已有那么多种动物绝迹了,对目前的地球有影响吗?既不知道,也感受不出来。然现代为什么还需忙着去保护稀有动物呢?我想:这也是好生之德吧!因为既存在过,则当延续之。
 
其实,跳开以人类为自我中心的观点,在生物界中本就有它平衡之道。故即使有某一种动物被灭绝了,我相信在过一段时间后,一定又演化出新的品种来,以维持生态的再平衡。故即使于短期间内不太协调,但在长时间里还将是平衡的。
 
由于生物界中,自有其平衡之道,故人只要不过份干扰就可矣。而现在,反道是因为人才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所以从佛教的立场而言,我当不主张杀生,但也不主张「护生与放生」。当然这观点在佛教界,还是很唐突的;可是乃更与「逆天行道」的原则相应。
 
修学的进步
从前面讲到这里,我乃再三强调:为了肯定生命的意义,人类且不断自我催眠,既我个人是在进步中,也人类的文明都在进化中。而其实这些都只幻相而已!
 
问:既一切进步,都是幻相;那学佛修行能否进步呢?
 
答:能进步。但这不是从顺生的心态,去估量的。所以很多人打坐,坐了好几年,却觉得自己没有进步。我说:「你准备进步到那里去呢?」如以为练得神通或能入四禅八定,才算进步的话,那你还在生死边打转哩!故唯有真看破、放下,才是进步。而既已看破、放下,则谁谓其「进步」呢?
 
生死的由来
对于生命的意义,我很久很久来,都一直在参究着。而大概在两年前,我乃得到一种觉悟:生命的意义,只是顺生死、续轮回尔。于是乃对《四十二章经》的这句话:『譬如刃上有蜜,小儿舔之,遂有割舌之患。』感受非常深刻。
 
以大部份人的生命型态,基本上都是从肯定意义、追求欢乐去塑造的,包括当今的佛学讲座,都得用「欢喜人生」「幸福人生」的讲题,才能吸引信众前往观听。故『刃上有蜜』,乃喻指我们在生命的过程里,且寻得一些甜头、一点欢乐。『小儿舔之,遂有割舌之患』但其实欢乐,只是表相;而内在里,乃含藏着更深的陷阱。于是无知的人类,就被欢乐的表相所蒙蔽;故皆被陷阱套牢、驱使,而不得不继续轮回生死。简言之,不管用何种方式,来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其乃无始无明而已!
 
小结
所以有关「生之贪着」者,既源于个人的无始无明故,也顺于历史的传承共业故。以文明愈发展,愈需肯定生命的意义;而既愈肯定生命的意义,乃对生愈贪着尔。
 
所以愈文明的人类,其实无明业障也愈重。何以在世尊时代,能够言下就开悟,可以几天就证阿罗汉果。而我们今天,苦练了好久,仍只无影无踪。可是我们还得相信:今天乃比过去进化!这是为什么呢?乃为无明而已!
 
这无始无明的罗网,不知道是谁设计的?但设计得这么巧妙!所以一个人要觉悟生命的本质,已很困难了。更何况要经严谨的修行过程,以求出离?但是如果我们不学佛,也就算了;而要学佛,我相信没有一条比这更正确、更了当的路。
 
以上所讲是「对生的贪染」。其实「对我的执迷」,也可包括在对生的贪染里面。可是因「对我的执迷」,我们还可再讲得细腻些。所以下次,如我已把这个问题整理了当,再向各位报告也。阿弥陀佛!   

{返回 果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三
下一篇: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一
 天心明月 20.富贵常在、慧命永存
 破茧而出 行持律仪
 力挽狂澜 问世间情是何物之一
 涟珠甘露 略述禅宗的印证心法
 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禅林风雨 10.心力无限
 一苇过江 教理篇 简介缘起性空义
 天心明月 9.安平与刺激
 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涟珠甘露 从菩萨道到成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性赋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论玄奘译传有相唯识学的意义——唯识根本义理辨[栏目:肖永明居士]
 相应16经 凡苦者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成佛之道 3 闻法趣入[栏目:厚观法师]
 印度佛教讲座:佛教的曙光[栏目:方广锠教授]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六)[栏目:佛教格言]
 第一部 专注[栏目:西藏医心术]
 大悲咒句偈 80.娑婆诃 SWO PE HE[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忆念三宝[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说方便(梁晓虹)[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