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人无我的修法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81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总第十八讲之:人无我的修法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4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人无我的修法

    修止的方面有如上一些善巧,那么修观方面的善巧呢?

    首先是人无我空性的修法。我们知道,人无我空性的修法都是围绕五蕴实际用功的。

    第一,如误以绳为蛇,灯笼光如照彻五蕴的人无我直接观察,光亮现时恐惧消逝。

    谈到人无我空性的修行,我们常拿绳子和蛇的关系进行说明。就像一个人误以绳子为蛇,拿灯笼照这条绳。实际上,这是一种修行方法的暗示。

    当我们执着身体、执着五蕴时,就会产生一些对生命的恐惧,这时就用五蕴的修行方法,照亮自己五蕴所在的心理。

    这里,灯笼指,观五蕴是微尘、五蕴本空的观行方法。这种直接的观察让我们离开恐惧。当我们微尘的自我感受靠不住了,或五蕴的执着靠不住了,刹那间,这个黑漆桶就像被照亮了一样,这一下会转换得非常迅速。黑漆桶一照亮,我们就知道,原来这个五蕴、这个色身只是一个空无所有的光明状态,并没有我们平时认为的身体的感受、知觉、爱、恨等等。

    第二,令解悟(定解)稳固。

    灯笼照绳子的譬喻暗喻的修行方式,我们若理解了,进行修行很快就会得到解悟。其实得到解悟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人来体验,都会用很短时间直接掌握要领。下一步就是让这个解悟(定解)能稳固。

    第三,灯照不同白昼,知绳上无蛇,如黑绳尚在。此时五蕴还假名存在,但自相我已消失。

    即使有了这种解悟,我们知道色身、五蕴没有实体,这样回头拿到前面的譬喻中,虽然灯笼把蛇照亮了,知道蛇实际是绳子,但还是不如白天的光线那么亮,还没有彻见绳子麻的性质。即使彻见不到,自己的自相我也已解散了。即使只是分支的人无我空性也证到了,而分支的法无我空性还没圆满证悟。但自相我这个假名就已解散了,对自己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成果。虽然在绳子上没有像麻那样的一种清晰理解,但实际对蛇的恐惧已没有了,这已是一个重大的成果。自相的我已被解散,已消失了。

    第四,此时已了悟人无我空性。

    第五,故瑜伽师先破我。

    所有实修的人,都知道,修行从五蕴入手,最为直接。

    第六,深密观寻什么是我,而分析五种蕴。

    怎样入手呢?很简单,就是深密观寻什么是“我”。这个身体是我吗?这个若是我,它不是四大、不是骨骼吗?它若是骨骼,分析成微尘后,骨骼也并没有一个在微尘之外的手存在。微尘里的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呢?

    分析到最后,这些微尘仍然无法立足。分析到邻虚尘时,这些尘依然要被解散。尤其分析到邻虚尘这个部分,如果相应地,自己的信心跟上来的话,我们分析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分析透彻的那一刹那,就是获得人我无空性的那一刹那。

    所以,我们绝不能认为这种分析仅是一个念头,仅是一个思考,它已不仅具有思考的意义了,它已携带着你对生命的理解了。

    这一关节打通,人无我空性就得到了。

    第七,有时自观五蕴,有时观他。

    第七个助缘就是有时观自己的五蕴,有时候观他人的五蕴。不仅在自己身上观,有时也可观他人,观外人。

    第八,少言专修,心疾则在不思不念中休息。

    第八个被称为诀窍的部分是:少说无意义的言语,直接用心进行这种五蕴的观察,进行观察时,若有时觉得心里很累了,怎么办呢?千万不要马上找活干,马上想其它事,就在没有思考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中让自己休息。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蕴空观伏慢
下一篇:《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法无我的修法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精进将福转成慧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所缘缘、增上缘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唯识宗的宗依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修忍四方便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本无异宗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三重境不真,执一为实是邪见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观”正行列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栏目:佛经选读]
 自私自利多在三恶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戒律是禅定的基础(普巴扎西仁波切)[栏目:持戒]
 放生·护生——上妙下祥法师在秦皇岛放生文化交流会上的开示[栏目:妙祥法师]
 杂阿含经选集 一、佛陀 自觉[栏目:杂阿含经选集·新版]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一章 五代的佛教 第四节 吴越和南唐的佛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不同色[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西夏佛教新探(史金波)[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锁不住的虚空[栏目:佛网文摘]
 真实不虚的圣者——释迦牟尼[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