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一、闻思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6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总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一、闻思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1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八阶段之一、闻思

一、闻思

收获:由破邪外论书,识弃内心邪执

首先,这个闻思我们如何起步呢?闻思的起步,就要破邪论、破外道论,破外道和邪见的各种论书,逐渐对于内心的这些邪见产生弃舍的能力。识弃内心的邪执,先要识别,再弃舍,所以用了“识弃”这两个字。我们闻思的收获,就是由破邪外的论书,识弃内心邪执,。看到别人在破外道论,实际上我们学了这个过程以后,自己内心的邪执就破除了。所谓“邪见道路无边际”是什么意思呢?是“我”的邪见道路无边际,不是说别人的。只有看到人家破过了,自己才愿意破、才愿意舍,是这个问题。

限制:仅知见决定,暂时决定知

这里有一个限制。限制是什么呢?只能产生知见上的决定,是暂时决定的知见。只在暂时性的知见上,就是理解上,得到一个正见。而且这个正见是摇摆不定的,比如神智不明昏昏欲睡了,这个知见也不牢。别人说“自生是好的”,“是,自生是好的”;“他生是好的”,“他生也是对的”,就跟着也就去了。这个阶段的闻思的收获并不稳固。闻思不稳固是这个阶段的限制。

修行诀窍:信、以为真,不因理多致疑,获能破之正见

这一段的修行诀窍是什么呢?修行诀窍就是“信”。“信”是什么意思呢?“信”就是以为真。你把这个道理当成真的来用了,这就叫有信心了。那么信的结果是什么、信的收获是什么呢?信的收获就是“以为真”。先以这件事为真的。如果收获还不牢、还有疑惑夹杂,就不会以为真。信,就能够以为真了,不会因为道理多而产生质疑,就能获得能破的正见。

这个“能破”是关键。邪见在我们心里不光积累了这一辈子,生生世世都在积累。你要想破除它,我们有习惯性的自我保护。不管这个邪见错到了什么程度,要自己去弃舍它仍然跟割肉一样。因为邪见就代表着“我”,邪见就是“我”。你说,你同意,你反对,我说,我同意,我反对。那么到底谁是你的同意?我的同意就是我,就代表着我。邪见基本上就是“我”的化身,“我”的化身是轻易不会去破除“我”的化身的。

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只能通过看书、学习知识,才能产生这种能破的能力、能破的力量。产生了这种能破的力量,我们才能有进入灭定的可能。

我们这个表格叫做“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表”。

这个灭定是什么意思呢?“灭定”就是灭一切戏论的定。“戏论”就是在思维当中的左右摇摆不定,两可两不可,两怀疑两不怀疑,就是在自己内心里面的左边和右边的跳跃。这种戏论是很油的,并不只是我们这一辈子的生活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很油的这个戏论的习惯,生生世世都有。要弃舍它、获得一个真正的定解怎么办呢?就要获得这种能破的力量。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深入灭(一切戏论)定的关联次第八阶段
下一篇:《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二、观察思维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破四生而小心简别如来藏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眼与境识虽同在,彼此全无“生”价值;..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一杯水的世界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四次结集,纷争日繁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有部说、根身实有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四念处的修行及原理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清净名言在二谛中的判定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五蕴魔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余论无此法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诸经论广释止观特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主要靠虔诚心[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佛教“经济伦理观”略述[栏目:理净法师]
 《入行论讲记》第九册 第九品 智慧 第一百五十七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D 四、多界经(181)[栏目:界定法师]
 关于佛教会之谈话[栏目:太虚法师]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智洪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格萨尔王传 第31回 是逃是降尼扎问卜要战要和藏使调停[栏目:格萨尔王]
 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五十八卷(3/4)[栏目:大智度论阅读笔记·学诚法师]
 附录III.-沿途困境[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