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6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三讲之: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在整个讨论当中,最后龙树菩萨给出过几句话:“有为实相即是无为”。如果是我们对有为法、对于我们基本上认为是实有的这些法进行这样的逻辑推理、缘起的这些讨论,讨论之后就发现有为法是不真实的,那么我们讨论无为法。有为法是无自体的,那么无为法也应该是无自体,原因是有为法的实相就一定是无为法,有为法的内核是无为法,有为法的真实意义是无为法。既然有为法是没有自体的,那么无为法肯定也是没有自体的。在有为的层面我们找不到一个实有的东西了,无为法能够立足吗?

灭法,我们常常引用无为法来说明它。如果所有的有为法已经没有自体了,不真实了,那么无为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能不能确定?我们曾经讨论过“灭法非有无”,在这里灭法也是无自体的,因为有为法的内核就是无为法。任何有为法的内在、它实际存在的意义都已经是无自体了,那么无为法这部分也就没有自体了。有为无为法其实都寻找不到它们安立的自体。这样来说,灭法我们去确定它是有是无就不对了,因为在有无的这个层面,即使是确定下来了最终也要被推翻的,因为它的内核必当还是无自体的,所以在有无的这个范畴来谈有为无为、来谈灭法都是错误的。这点到后面再详细地说,但是对于缘起我们大致上有这么一个理解、一个轮廓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六种逻辑因果关系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一:概述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灵魂深处闹革命,再向老师掏老底..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抉择知见的重要性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修忍四方便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情想均等是人性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穷其一生难明白,三言两语需道尽..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进入“观”的前提条件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释《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果显因灭,产生世间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第一次经典结集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 概说“止、观”以对治为加行之表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灯之光六 中阴愿词[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您是否知道自己的前世?吃植物是不是杀生?[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横竖人生[栏目:生命的密码·迷悟之间]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九、做人难做事更难[栏目:慈航法师]
 妙湛法师与中国佛教(释行愿)[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净眼看世间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二 - 十二 日天子众——自性的智慧普照十方[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五节 自心为不动智[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沙门救母[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唯识二题刍议(胡晓光)[栏目:唯识学研究]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十四课 佛教节日[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七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