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5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三讲之: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在整个讨论当中,最后龙树菩萨给出过几句话:“有为实相即是无为”。如果是我们对有为法、对于我们基本上认为是实有的这些法进行这样的逻辑推理、缘起的这些讨论,讨论之后就发现有为法是不真实的,那么我们讨论无为法。有为法是无自体的,那么无为法也应该是无自体,原因是有为法的实相就一定是无为法,有为法的内核是无为法,有为法的真实意义是无为法。既然有为法是没有自体的,那么无为法肯定也是没有自体的。在有为的层面我们找不到一个实有的东西了,无为法能够立足吗?

灭法,我们常常引用无为法来说明它。如果所有的有为法已经没有自体了,不真实了,那么无为法到底是怎么样的?能不能确定?我们曾经讨论过“灭法非有无”,在这里灭法也是无自体的,因为有为法的内核就是无为法。任何有为法的内在、它实际存在的意义都已经是无自体了,那么无为法这部分也就没有自体了。有为无为法其实都寻找不到它们安立的自体。这样来说,灭法我们去确定它是有是无就不对了,因为在有无的这个层面,即使是确定下来了最终也要被推翻的,因为它的内核必当还是无自体的,所以在有无的这个范畴来谈有为无为、来谈灭法都是错误的。这点到后面再详细地说,但是对于缘起我们大致上有这么一个理解、一个轮廓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六种逻辑因果关系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一:概述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三、观察修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大问题:同一事物的多重概念重叠使用..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堪为法器、应闻此道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类的家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一讲之:《入中论》教乘所摄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他生的因、缘、果元素总表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气息就是念头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教法之东来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不观察时随许世俗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士用果、离系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和永信大师谈“武术禅”(秦孟潇)[栏目:少林功夫文化研究]
 婚姻、家庭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是不是就不要结婚了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16种蔬菜有效抑制癌症[栏目:素食与健康]
 罗汉和一地菩萨除发心大小不一样外,修证境界谁的高?[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智慧(paññā)[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若置心一处守住风门,一定会发热发汗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去除心中的那根刺(通德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泰国出家记(上)[栏目:明法尊者]
 好好发心,护持常住[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云南上座部佛教巡礼[栏目:肖永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