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还没开始就没法开始:一切诸魔莫能胜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7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还没开始就没法开始:一切诸魔莫能胜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还没开始就没法开始:一切诸魔莫能胜

今天我们所学的就不像第四地那样,三十七道品那么详细的去分析它。今天我们所学的是第五菩提心,这里就是有关于禅、有关于静虑。

禅在这里也变得十分的简化,这里的禅不是按照安那般那经里说的内观,而是按照禅宗的方式,按照禅宗的思路来进行诠释的。

我们往下面看

“大士住于难胜地,一切诸魔莫能胜。”

这里提到了一个词:魔!

可能很多人都试过,怎么这个用功修行就觉得格格不入啊?还没开始就觉得没法开始,或者有开始它就只能结束。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去修行呢?问题啊,都还是有一些障碍,有了障碍在这里我们就很难入手。

障碍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候就让我们觉得在听法的时候耳朵被遮住了一样,别人听得很欢喜,我就听不进去,或者说有关于正法的道理我就是不能够产生共鸣;有时候我在思维正法道理,或在用功的时候,真的就是瞌睡来了,或者迷迷糊糊的,其实对于第五地的菩萨来说,这些都是具体而微的障碍。佛教为什么要确立八万四千法门呢?解决的就是八万四千种障碍。这个八万四千种障碍,五地菩萨称为“魔”。这些魔障,八万四千的这个量词不是对它的夸大,也不是譬喻,说八万四千个就真的是八万四千个。在今天的第五地(学习中),就来数一数我们的障碍。平时感觉一马笼统的,心里到底有多少障碍说不清楚,反正遇到这个事有这个事的麻烦,遇到那个事有那个事的麻烦,总是不太如意。实在讲,就是“用功总觉得进展很小”。

关于魔的问题,也是禅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地有两个主题词,第一个主题词是“禅”——静虑是什么;第二个主题词是“魔”——魔是什么。

“大士住于难胜地”中的“大士”,指的发大心的勇士。大心并不是人人都有的,佛在成佛之前,被称为“大心菩萨”,可知这是个非凡的称谓。我们有人个子比较大,有人势力比较大,有人力气比较大,有人脾气比较大,但是发心大的人才是称为“大士”。

大到什么程度,魔才不能引夺呢?后面有“难胜”这个词汇。“难胜”在这里特指魔不能胜,魔不能夺。“夺”,是引夺。

菩萨到了资粮位,利根的菩萨就不会再受什么魔障的干扰,但有个条件是要利根。我们是不是利根呢?有魔障就说明我们还不是最利的。到了第五地,就哪怕再钝根的菩萨也不会被魔障所引夺,所以在第五地的时候,我们这里所要谈的就是降魔。五地菩萨就彻底降魔了,任何魔对于五地的菩萨来说都不能形成干扰了。在这里进行静虑,静虑就把诸地的道理分别得非常明白。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中国禅宗的中观见:直接的突破
下一篇:《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分别二谛与四谛的智慧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顺世论思想概要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增上果、等流果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四:还灭的过程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诸地菩萨也各有障碍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你侮辱我人格,还侮辱我智商?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不证空性假神通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数论派神我与自性的关系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四、真如影像单空修行..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老大,学是为了修啊!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类成段食,社会成封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碍解道 论母[栏目:小部经典十八~十九]
 略论唯识无境的真实意义(能贤)[栏目:唯识法相·参考资料]
 难遭难遇[栏目:永海法师]
 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四宗要义讲记 第四章 各宗各派的所破(我)[栏目:法尊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