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四地修行中的大小乘差别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61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总第十讲之:四地修行中的大小乘差别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9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四地修行中的大小乘差别

事实上,到了第四地就已经有着很多大乘跟小乘人的不同之处了。我们看:

第一:只有四念处是大小乘共同认为是资粮道而没有争议的。因为后面的道都有穿插不同,只有这个四念处,大小乘都认为是资粮道,是来培养和巩固我们资粮必须要有的法要,必须要有的一个修行。这个修行我们可以查阅资料,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些具备修行经验的人的一些说法,我们来认真学习,比如说阿姜查尊者和阿姜曼尊者。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我们去援引这些尊者的一些修行经验,一点都没有错,绝对有好处。而且会让我们直接获得“一空一切空”的成果。

第二:大乘资粮位中,中上层次的四正断与四神足,成为小乘得到暖位和顶位的加行位。第二部分就是说大乘道有一个部分成为小乘道的加行位所使用的方法。从这条可知,大乘对于人无我空性的修习已经超过小乘,已经比他们要殊胜了。

第三:大乘加行位依五根修习,而获得证悟,而这是小乘人获证加行忍位的一种修习。

第四:大乘加行的忍位和胜法位(也就是世第一位),修五力获证的这样一个果位,这在小乘人是加行的胜法位的阶段。这从表格里都看得出来,这其实只是对于表格的一个说明。

第五:大乘以七菩提分法的证得为见道,小乘以此为修道,这就是区别。

第六:大乘人以八圣道分证得为修道,小乘人以此为见道。

第七:大乘人的暖位平级于小乘的忍位,大乘人的修习已经超越小乘人了。

第八:大乘人的见道位相当于小乘人的修道位,也超胜之。

第九:大乘的修道位每天正思和正见的这个地方,乃是小乘的见道位。小乘获得正见和正思的那一刹那,也就见道了。他们在见道之前一直都埋藏在自己的五蕴大海当中,在潜修。所以小乘人关注五蕴之外的相关世界的力度远不如大乘人的广大,这是原因他们修法的特徵所致,似乎也是他们不愿去关注六度万行的原因。

第十:三十七道品乃是大小乘修行人无我空性的共法,大小乘共用。此前的三地,修行的是四静虑和四无色定。二地是以十善业为主。初地是初预流道。加行位证的是暖、顶、忍、胜法位的四项,资粮位修学的是戒定慧。初发心的时候,我们所修习的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就这些名相而言,都是共法。就使用的方式而言,都有区别。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觉受才是理解的终极保障
下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预道流以明概念之不真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做点功课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现代人的大小乘之争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幻化宗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与暖位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二十讲之:学习四部宗派,汉译宗依完备
 《入中论》第一次课程 第二讲之:造论的必要性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民财物守护主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二讲之:反对净土生净土,四谛非圆舍不得..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忍辱方使真变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前途的人[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佛法与宗教的区别[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如何让人生走上光明大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北京于勇波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晓夜[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禅门开悟诗200首 第十一章 青原行思圣谛亦不为[栏目:禅门开悟诗200首]
 为亡人做超度破瓦法的必须是大成就者吗?[栏目:达真堪布]
 发心发愿是开启所有窍诀宝藏的钥匙[栏目:达真堪布]
 为什么一定要念阿弥陀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四编《论佛学书》覆欧阳浚明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