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之道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7
学佛之道

  第一句“佛身清净常寂灭,慧光清净满世间”。但是“佛清净常寂灭,满世间”在哪?看不见啊!所以下面一句告诉你了“无相、无形、无影像”,为什么不能够用你狭隘的感官去感知?因为你狭隘的感官只能感知到狭隘的境界。佛,非狭隘境界,佛性是圆满的,通过你的狭隘去看圆满,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性的错误。

  就像用厘尺,很小的一个东西去测大海,是没有办法测的。像夏天的虫子去想象冬天的境界,没有办法想象的,因为夏天的虫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冬天。所以夏虫去测冬,厘尺去测海,没有办法测的,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所以我们读《心经》的时候,观音菩萨慈悲我们,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要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说你要想探索真实的知识,要了解佛法,要想“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你不能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如果用眼耳鼻舌身意,这又犯了一个最简单的错误,所以要“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你要超越你的感官,要超越你的自我境界—你所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这才是学佛之道,追求真理之道。所以一个人要自我超越,难就难在这里。


{返回 传喜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地狱本是自己造
下一篇:爱世界要有真实行动
 人的心态与鬼道众生
 忆念出家德——弘福寺开示
 高僧辈出须继承
 破无明方便示佛性
 媒体弘法的时代
 心灵的飨宴
 济以安宁唯佛陀
 施与圣地的加持
 佛法弘扬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积德修福子孙贤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三聚净戒的内容全面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7课 教养子女之前,父母应该先教养自己[栏目: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持戒与持斋[栏目:界诠法师]
 学佛三要件[栏目:慧律法师]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诤论[栏目:蔡惠明居士]
 《妙法莲华经》浅释—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栏目:法闻法师]
 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二讲:摄取章[栏目:纯祥法师]
 让觉照之太阳照亮法体[栏目:太阳我的心]
 紫柏老人集卷之二十五[栏目:紫柏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