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现代人的大小乘之争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35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总第九讲之:现代人的大小乘之争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19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现代人的大小乘之争

其实很简单,五力没有什么内容,主要是五根。我们上次提过《大毗婆沙论》里五根的说法,就是说,只要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就一定具有这五种根。因为人人具备这五种跟修行、成就有关的根,所以就确定了人的修行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什么呢?因为人是可以获得那个成果的。比如说信根,因为有这个根在我们思想里面,所以才有内容可以挖掘,如果没有这个根,就挖不出来。因为我们本身有这个根,所以可以把它挖出来产生作用。“根”也可以说是“根基”,但现在人理解“根基”这个词越来越庸俗了,这个说法就不够严谨了,所以这里就直接用“五根”这个词。五力就是让这五种根的修行产生绝对的力量,可以控制障碍,能断障碍就是五力。比如信,信根断不了障,而信力就能把信的障碍控制住、断掉,精进力就能把懈怠这个障碍控制住、断掉,五根和五力就是这样一种关系。五力就是依据五根所产生的能断障碍的决定性力量。后面还有七菩提分和八圣道分,这两部分是区别大、小乘最为关键的部分。我们若能真正理解大乘人和小乘人是如何使用七菩提分和八圣道分的,大、小乘在修行方面的分位差别就非常清楚了,就不会有某些矛盾:比如说:“为什么小乘人或者南传佛教的人修行就比较实际、实实在在地修行,要么就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来那些空的,反倒成就快,还把握了生死;而大乘人都是空谈,实际上没有修行?”或者大乘人又说:“因为你们小乘人知见太偏,所以即使修了,还有三大阿僧祇劫在后面等着呢!”这种争执没有必要。如果看到七菩提分和八圣道分在大、小乘中的使用差别,我们就不会有这些矛盾了。

现代修行人还分不分大小乘,只要你不是贬低人家,客观地分类判断着去分,谁也没法说你错。毕竟,对于断除人无我与法无我的方便,各人使用都有不同。但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很少有人一个观点用一生,那么,即使分了大小乘,也是临时性的权说,没把一个人说定,即使明天他就变,今天没变,你说之也无妨,你说不死他。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大小乘对三十七道品的不同应用
下一篇:《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总结大乘五道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六讲之:八阶段之五、解悟(定解)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加行中的“治贪三要门”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你侮辱我人格,还侮辱我智商?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大乘二谛没有不摄法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 第十九讲之:所缘缘、增上缘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八讲之:止正行中“五种过患、八种对治”..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三重境不真,执一为实是邪见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类的家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杀行刨不开杀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骊珠集 第九篇 克勤圜悟至中明本的禅师 大慧门下选例四则[栏目:禅门骊珠集]
 本份与命运[栏目:仁焕法师]
 正念的奇迹 第五章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五蕴[栏目:一行禅师]
 持守斋戒 放生超度[栏目:传喜法师]
 White Universe[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极乐愿文》讲记(八)[栏目:极乐愿文讲记·达真堪布]
 占察善恶业报经 10[栏目:梦参法师]
 净土教与庄严国土[栏目:惟贤法师]
 相应127经 向东低斜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息灾法会圆满开示[栏目:梦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