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你到底跟自己相应不相应?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12
你到底跟自己相应不相应?
 
当你开始感觉到「好象还有一个第三种状况!」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入处。
────────────────────
 
袓师的语录、公案,都在提醒着我们「你到底跟自己相应不相应?」每一个人也都在摸索,你在摸索的就是要和这些公案来相应;离开这些,你当然也可以再生一个,但是,你却很茫然。
 
而这些公案虽然是语言文字,它却是很好的指标。我们要如何透过这个指标来见到真如月这个「诸法实相」?或者叫作「诸佛体性」,那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不论你现在对它的认知怎么样。
 
有很多人有很严重的偏差,他只在文字上转。你参「念佛是谁」,是一直光是口念「念佛是谁」吗?还是用心在这上面琢磨推敲呢?这两者都不是!你必须去训练一个自己研判的方法。
 
我们也讲过北传佛教的三大系统:第一个是「双破法」,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那么,是哪一个?第二个是「双立法」,既是这一个,也是那一个,那么,到底是哪一个?
 
这两种方法,都会产生第三种状况,当第三种状况产生的时候,从凡夫的立场来讲,他是茫然的,他的感觉就是「怎么会这样?不是空就是有,怎么既是非空,又是非有?」
 
那凡夫的反应就是「怎么这样?」像天方夜谭,好象漫画似的。当你开始在这边感觉到「嗯!好象还有一个第三种状况!」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入处。
 
你透过语言的夹缝,你发现透过那个夹缝的背后,还有一个崭新的真如世界!那就是我们的工作。它可能像「一线天」一样,要你去穿过它! 但是,你必须先发觉它,否则,你没有办法感受到那一面彼岸的真如世界。
 
这两个方法,算来都很具体了,假如你还找不到,那还有第三种,就是用「转」的。转的,就是什么都不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所看到的,都是用识性,都不对! 那么,什么是「若见诸相非相」?这个时候,你就「见到如来」了,这就是「转」。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部《金刚经》讲的般若空性,事实上,就是唯识的修法;它把八识转成四智,一句话就够了,可以说「一语道破千年暗」。
 
八识是怎么作用?怎么作用都是虚妄!要怎么样见到「诸相非相」?那你要自己去穿透它,你必须要自己去穿透,这别人没有办法代劳。
 
世间法里可以代工,修行的这个层面,没有办法代劳。这三个方法,你怎么用都可以,就是必须要你自己亲自去用,任何人都帮不上忙!!
 
有好多的情境,都是要你自己好好的去感受。现在,大家坐在这里,这个色身是假的,「色身怎么是假的?」色身就在这里,怎么是假的?
 
假的?你试试看!拿个针刺刺看,看它痛不痛?你又会说「这个痛是假的!」痛的是假的?再扎两下嘛,看看痛不痛?痛是真的?是假的?你讲的「那个假的」到底是哪一种假?是假的假呢?还是真的假的?
 
那这里面,佛法所给我们的真实义,到底是什么?不要从解门入,我们从行门入!你的人现在坐在这里,为什么色身是假的?为什么?你这样子,从现有的实际状况当中去求证。这个用「实际方法」去求证的方法,是你用大脑推理所没有办法去运作的。
 
像刚才讲的,坐在这里,我去求证「色身是假的」,那用针刺刺看嘛!……「痛是假的」?那就再刺嘛!看看你到最后是真、是假?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我所讲的假,或者开示中所讲的假,或者经典里面所记载的假,显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不是我们所解释的,这下子问题就产生了,这个产生,就是你的下手处!!!
 
你不要执着在语言文字上!佛经里头所告诉我们的,绝对不是你头脑里面想象的;佛经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现在身体力行所遭遇的。我们对于佛经一直感觉不能体会,就在这地方。你不要以为文字上你懂,那是你大脑里头的影子,不是我们真正的领会。
 
真正的是,你要去实践。实践以后,经过调整;调整以后,你会兑现出来!那个才是真实的。……………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要真正掌握到实相,把自己融进去!
下一篇:一点一滴自己慢慢的去感受
 不透过修行,这些根本无法展现出来
 第七个相貌~喜
 你还没有真实走过
 我只要一用力,它就可以开了
 当家作主就是不受心王的影响
 生命的原形非大脑逻辑推理所能及
 提疑情参话头
 你这一相怎么出来的?
 高阶心行
 心王属于住,这个住是存在,就是第二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太虚大师小传[栏目:太虚法师]
 佛法与教育[栏目:寂静法师]
 爱上已婚男会幸福吗[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27 做事要有急有缓[栏目:本性法师]
 巨型建筑 共业所感[栏目:传喜法师]
 现量总说略有三种[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大悲咒句偈 - 前言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 Prefa..[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第一篇 理论 1.4.3 此修法为何符合四圣谛[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对佛教徒的叮咛[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助行 助行之(四)──死随念[栏目:德雄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