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释大寂法师(大寂比丘尼)
{返回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191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信佛、学佛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意义与目的,才能在正确皈依三宝的洗礼下,顺利的往学佛的道路前进。

其刚皈依时候的「引证师」,就是我们出家众,对初入佛门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重要。可以说,你今天由那位法师引入佛门,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因缘,就会跟着这位法师的佛法知见来认识佛教,出家也是一样(如剃度师等)。假若这位法师是学禅宗的他就会带你往禅宗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密宗的,他就会带你往密宗的知见来修学佛法。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唯识的,他就会带你往唯识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净土的,他就会引你往净土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阿含的,他就会引你往《阿含》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一位学术研究者,他就会引历史考证及人文哲学创作的观点,来认识佛教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如果这位法师是学‥‥。

因为佛教宗派甚多,而使得初学者从师所知,各随所学,导致初学者无法认识佛所说法的整体面,所以说,师依时的「引证法师」对初学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刚规依的人当时的皈依心态和亲近的「证明师」(善知识等),足以影响及决定我们日后学法,修行的方向甚钜。

像刚才说佛教有那么多的宗派,初学之人应该从那一个宗派或者那一部经或者佛说的那一种入门来认识佛教呢?这个问题,后续自明。

 


{返回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皈依人的省思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皈依后从「五乘佛法」认识释迦牟尼佛所说法的「整体面」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释迦牟尼佛在古印度的当时是「究竟成佛」而不是只有「了脱生死」而已..
 什么是「自皈依佛」? 什么是「自性皈依」?
 初皈依人的省思
 如何修行才能成佛?成佛如此困难,初机者应当如何入门?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
 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以及佛弟子是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个宗派入门学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我不念佛很精神,一念佛就容易打瞌睡呢?[栏目:念佛实用问答·净宗法师]
 从教育着手启发人的本性[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人生难得须珍惜——光明楼信众问答[栏目:传喜法师]
 听到身体的脉搏在波动[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金刚经》讲课记录 第七[栏目:宗性法师]
 No Ajahn Chah《095》[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七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自身是净土,自心是无量光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佛教学院需要统一的教科书[栏目:明日的佛教]
 佛和魔不同之处[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