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释大寂法师(大寂比丘尼)
{返回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29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信佛、学佛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意义与目的,才能在正确皈依三宝的洗礼下,顺利的往学佛的道路前进。

其刚皈依时候的「引证师」,就是我们出家众,对初入佛门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重要。可以说,你今天由那位法师引入佛门,如果没有其他特殊因缘,就会跟着这位法师的佛法知见来认识佛教,出家也是一样(如剃度师等)。假若这位法师是学禅宗的他就会带你往禅宗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密宗的,他就会带你往密宗的知见来修学佛法。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唯识的,他就会带你往唯识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净土的,他就会引你往净土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学阿含的,他就会引你往《阿含》的知见来认识佛教;如果这位法师是一位学术研究者,他就会引历史考证及人文哲学创作的观点,来认识佛教的兴起、发展与演变。如果这位法师是学‥‥。

因为佛教宗派甚多,而使得初学者从师所知,各随所学,导致初学者无法认识佛所说法的整体面,所以说,师依时的「引证法师」对初学之人观念上的带导,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刚规依的人当时的皈依心态和亲近的「证明师」(善知识等),足以影响及决定我们日后学法,修行的方向甚钜。

像刚才说佛教有那么多的宗派,初学之人应该从那一个宗派或者那一部经或者佛说的那一种入门来认识佛教呢?这个问题,后续自明。

 


{返回 写给初入佛门之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皈依人的省思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初学之人大都停留在感情式、偶像式、权威式的皈依信仰中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
 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略述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认识佛、法、僧三宝有什么不同于世人的德行,值得我们皈依、学习?..
 什么是「自皈依佛」? 什么是「自性皈依」?
 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个宗派入门学习?
 一般信众皈依的心态有十二种
 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部「佛经」开始学习?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菩萨行论》第29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六十二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坐禅时受到干扰应如何处理?[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心入正法[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第五 迦叶相应[栏目:因缘篇]
 相应104-108经 向东低斜经第二等五则[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学弥勒佛知足常乐[栏目:圣旭法师]
 1524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元魏 菩提流支译)[栏目:往生论]
 岩洞老人颤抖歌讲记(三)[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修行的目的是解脱[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