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可以引导我们直接契入无相之实相
作者:一行禅师
在中国,临济宗发展到利用公案作为开悟的工具。借助于公案,禅者在心中始终坚持一个话头,这样就可以产生强大的定力。下面是几个公案的例子,他们以问话的形式出现: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孤掌相击时如何?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通过问话的形式来引起我们的专注。有些公案,比如下面的,虽不是以问话的形式出现,但仍然有同问话相同的功能:
狗子无佛性;
廓然无圣;
藏头白,海头黑。
在参公案的过程中,疑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参公案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概念和概念化。虽然出于无意,有时公案也能把禅者长时间地拘限在他的思想和概念化之中。通常只有当禅者进入到死胡同,完全被概念和思维弄得精疲力竭的时候,他(她)才肯放弃概念,回到自身。我认为这是参公案的一个弱点。
在观想"互即互入"或"妙有"的时候,行人可以把任何一个现象当作观想的对象,但是他(她)必须能够做到把这个观想对象专注地保持一段时间。他可以选择太阳、树叶、毛毛虫。这种观法不像参公案那样神秘莫测,但是,行人如果能下决心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地坚持观照下去,他会成功的。这种观法避免了行人耗费太多的时间去驱使他的智力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这些问题是不可能通过智力来解答的。太阳、树叶、毛毛虫可以把行人直接带入无相之实相世界,这是一种活泼泼的直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