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发愿出于真诚心
宣化上人开示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80

修行人要用最诚恳的心来发愿,时时要依照自己所发的愿去行。并不是发愿之后,不到五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等于没有发愿一样。要弄清楚发愿是为了什么?不是徒具形式,当做例行公事,那就大错特错,违背了自己发愿的原则。凡是发愿的人,每天要把自己的发愿文诵一遍,提醒自己,鞭策自己,要做到至善至美的程度,这样才不辜负自己发愿的初衷。

诸佛菩萨就因为认真发愿,依愿实行,所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我们如果将每一条愿文,都往真实的方向做去,没有丝毫的虚伪,那么我们也会成佛,也会成菩萨的。

佛是大智慧者,我们是大愚痴人,我们若想学大智慧,必须以佛心为己心,以佛愿为己愿,时时都是慈悲喜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一切往真实处做去,才能得到真正的感应。所以我们对发愿这件事情要特别注意!

阿弥陀佛因为发四十八大愿,成就极乐世界,摄受一切众生。我们应该效法过去诸佛、菩萨、圣人的行为,要痛改前非,不要保护自己的短处,不要跟著习气毛病跑,这叫背尘合觉,否则就是背觉合尘。

若是能勇于改过,面对现实,接受考验,经得起考验,便有成就。不要我见太深,我相太重。要认识自性是光明磊落的,所谓‘圆陀陀,光灼灼,赤裸裸,一丝不挂’的真心。这个真心是什么习气毛病都没有,所以不要把佛性寄托在四大假合的物质上。

我们为什么离真逐妄?为什么舍本逐末?就因为不认识自己的自性。自性是没有一点的染污,清清净净,好像明镜一样,物来则映,物去则净。

各位!修道人若是不能改过,就等于没有修道。所谓‘行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有这种觉悟心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将来前途一定不可限量,所谓‘前程似锦’。若是不知非,那就糊涂一辈子,只是图虚名、好假好,被客尘所迷,这真是可怜人!

现在万佛圣城是光明遍照、万佛护持的道场,希望大家能去除心中的黑暗,用智慧光明来注照它,才能把无明烦恼扫光,这一点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


{返回 宣化上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是诸经的骨髓
下一篇:万事忍为贵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
 红莲遍地开
 学习弥勒菩萨的精神
 佛和魔不同之处
 三种施
 动静一如
 少恼少病少私欲
 每个人都有死的时候
 菩提心是真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心材譬喻经》一[栏目:玛欣德尊者]
 两类超度存与亡 一、引言[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楞伽经白话解卷二 一切佛语心品第二 第一章 菩萨无间方便法[栏目:楞伽经白话解]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栏目:阿姜查禅师]
 与祖师同行 壹 信者皆相应 再来说法度群愚[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A 第273经(手声喻经)[栏目:界定法师]
 如何如理如法的服用甘露丸?可求加持吗?有人生病但不信佛,可服用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栏目:水野弘元]
 法会读诵本 33.入菩萨行论—回向品[栏目:法会读诵本]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栏目:慈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