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返回 竺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5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在马来亚威省木蔻山般若院欢迎会为病友讲

     今天到贵院来参观,承各位热诚的欢迎,殊为感激!贵院和国家医院,都设立在这个山明水秀的海岛上,大自然界的景色非常幽美,各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即使有病,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生病的人,得不到医生的看护,没有好环境疗养,在苦难中抱憾死去,真不知有多少;而现在各位住在这里,既有名医看护,又有好环境以供疗养,在这点上,各位应引以自慰,先使自己的心神怡悦,那 肉体上的痛,亦会逐渐康复。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在各位的意思,是来说法;而我们的意思,是来向各位慰问,即使是说法,所说的这些法,亦离不了慰问的意思。慰问,可为人间带来一点温暖,完全是从人类同情心出发的,这在佛教中,可说是慈悲。一个佛教徒,见到众生有疾苦,有机会必须加以慰问的。世间人,对於慰问这件事,节目亦很繁多:有为奋身卫国的义士而加以慰问;有为文化教育的服务者而加以慰问;有为努力社会各种事业的辛劳者而加以慰问:其他种种的慰劳或慰问,应有尽有,而终不及以慰问病患的疾苦者为最需要!因病者的心情是孤寂 的,是孤独的,所以他很需要人类间的温暖,来作同情的慰问。一个人平时的心情无论如何孤僻,或不喜欢多交朋友,不欢喜朋友来看他,但一旦疾病缠身 ,辗转床席之间,那时就很盼望有人来看他。见到人来看他,他的心里终是感到欣慰的。在这点上,读过佛经的人,常常见到佛屡教诫弟子,叫他们多向病 者问疾,多伸出温暖的手,共援助患者,可见佛教对於病人,是很重视的。    
    佛尝教他的弟子们修福,要向八种福田中求福。这八种福田的名目,出在梵纲经中,但有三家说法不同,一依天台诸师的梵纲经疏解释,八福田是:一 佛、二圣、三得戒师,四教授师、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以佛、圣人、僧为敬田,以恭敬故而生福;得戒本师、教授 黎、父母为恩田,为报恩故而 生福;以病人为悲田,以悲悯同情故而生福。二依贤首诸师梵网戒疏所列的八种福田是:一造旷路美井,二造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 沙门,六供给病人,七救济苦厄,人设无遮大会。这八种,亦是学佛的人应修的福行,以此为种福之田。三依其他诸处说法,以佛法僧三宝为三福田,合父 母、师僧、贫穷、病人、畜生五种为八福田。上面说的三种八福田中,都把病人列为福田之一,可见佛法对於病人的看法,是特别重视的。梵网经中且说:「八福田中,以看病福田为第一福田。」因此知道佛教对病者的慰问,亦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至於佛教中说到生病的人,因病的浅深程度有别,亦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像我们普通的人类,以佛教看来,有病的人固然已在生病,就是没有病的人 ,平时也通身是病,只是自己觉察不到,要到病在身体上发作出来,才知道自己在生病了,其实呢,他的身体未病时,他的心理无时不在贪瞠痴烦恼的疾病 中。二、佛教中有一种声闻罗汉的小乘人,他已断了三界内的见思烦恼的病,但三界外的无明烦恼的病,都未疗治,所以依佛教看来,仍是病人。三、佛教 中有一种菩萨的大乘人,他不但断除见思烦恼的病,也断除无明烦恼的病,只是没有彻底究竟,还不能说是完全健美的人,有时仍不免有病态的。四、唯有 成了佛,烦恼病尽,智德圆满,人格完成,才可称为人生最健美的,一个无病的人。     
    在佛教中,有些佛或菩萨,本来已是无病的人,但为救度众生??即是那些在迷不觉的人,他自己有时会「示现有疾」。这示疾不同普通人有时不肯做 事,装作有病,或如小孩子们偷懒不上学,推说自己有病。这些可说是装病,是一种「伪病」;佛菩萨的「示疾」,完全不同这种意义。像维摩经中说的维 摩居士,他本来是一个无疾的人,但为了度人的方便,示现有疾,他说他患疾的原因是:「从痴有爱,即我病生」。「众生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这都是说明「众生病故菩萨病」的道理。同时由於他的示疾,引了好多人来问疾,来安慰他,他却乘此机会大说其法。他既因病说法,所以所说的法,还是与病有关,而病是从身体上来的,所以做说:「是身无常、无强、无 力、无怪、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不净,秽恶充满……诸仁者!此可厌恶,当乐佛身」!这 是说明我们的身体,是众苦所集,秽恶不净,所以时常会生病,是最可厌患的,我们要清净无病的,那就要「当乐佛身」,因佛身是金刚不坏的,无量清净 的智德斯聚,故前面曾说佛是人生最健美的男子。我们现在只须看看一般佛寺里所塑的佛像,宝相庄严,也可以想见佛的健美了。
    佛的身是无病的,可羡慕的,因此不但有病的人应常念佛,步式佛,向佛学习,就是一般自己认为无病的人,亦应常念佛的功德智慧,使自己的三业清净,善根增长,智德所聚,将来成一个健美的人。各位现在在养病,正好利用这空暇的时间,来多做佛学上的修养工夫,使自己的心地渐渐清明,趋於平和自在,从心灵上先获得解脱,则身体上的病痛,便渐渐消灭,精神就可回复康宁。平常说:「病後始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所以希望各位现在要多多地为自己忙,为自己求快乐,从而走向光明的大道。

 


{返回 竺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下一篇: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五章 推行佛法的责任
 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淤泥不染 修学净土的三资粮
 药师法门文汇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十七章 附说几个问题
 佛教与人生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
 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侨僧竺摩法师马来西亚弘法传奇
 竺摩法师法语录
 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确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课堂笔记(四)[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明贤历年与诸师友贺年词[栏目:明贤法师]
 人生观的科学后序[栏目:太虚法师]
 佛法与科学[栏目:禅林衲子心]
 《佛教三字经》新注 诸法[栏目:唐思鹏居士]
 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栏目:郑振煌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二九八)[栏目:杂阿含经]
 印光大师说故事 93、随缘修习 助念得生[栏目:灵岩故事]
 端正相好之因[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他的一生及教导--介绍泰国禅师隆波田的动中禅 The Dynamic Practices Of Lu..[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