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摄心入定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405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事实如此
下一篇:禅能离欲
 身心言行
 善言淑世
 无私无我
 念念成功
 不用议论
 事实如此
 提起放下
 平等不二
 智慧无痕
 摄心入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2经 优陀亚经[栏目:相应部 7.婆罗门相应]
 有人说“即身成佛并非密法独擅之旨,乃《法华》、《华严》等经中要义”是这样吗?[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在家人能否给在家人剃度现僧相?即使有人说他已经开悟了,能给在家人剃度吗?[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忏悔与自恣[栏目:衍慈法师]
 心愿相应,阿弥陀佛必来接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有此一问[栏目:哼哈一如说]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栏目:弟子规另解]
 第七次研究会[栏目:太虚法师]
 山色岂非清净身[栏目:杨惠南教授]
 内观禅修法 名色与感受[栏目:护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