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众生成佛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646

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六十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当自己认识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会盼望一切众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并愿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彻悟,又能觉悟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的大觉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众生之中产生的,是在断尽烦恼,又能常度众生而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难紧急的时候,才求助于佛,等待佛的救济。没有错,佛度有缘人,有求有应,可是此偈的“自归于佛”,是自动地向佛的伟大人格致敬,但愿自己也能具备成佛的条件。不仅自求成佛,也愿所有一切众生,将来都能发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顿有渐。说顿,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烦恼断时,便能亲自体验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这样的道理,但他尚不是侷智圆满的佛,必得继续修行。说渐,就是要从高处着眼,先从低处起步,成佛当从做人开始,然后具备生天的条件、解脱烦恼的功力、广度众生的悲愿,最后才能成为圆满的佛。

有的人开始信佛,就发愿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听说从初发心到真正成佛,需要历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萨道,就心生气馁而畏缩不前了。

其实,所谓历劫成佛,目的是勉励我们,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结果,切实地努力,无限期地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则,经常指望着成佛的结果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不仅不能成佛,而且不能解脱了。最好是先学菩萨精神,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计时计日的事。

这么说来,发愿成佛岂不是遥遥无期的事吗?这倒未必如此,当烦恼重的时候,时间才长;如果心中的烦恼少些,时间就过得容易;如果没有了烦恼,至于自己何时成佛已不是问题,你的目标是使得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返回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开启智慧
下一篇:似有实无
 七佛通诫
 智慧无痕
 欲海回头
 种福有福
 转苦为乐
 剑及履及
 满月清凉
 善言淑世
 安众和众
 脱离魔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轻舍一众生(文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刚与柔[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中论讲记 卷一 观因缘品 第一[栏目: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向你借钱不还...还时常去做善事...念佛或看经,都时常想睡觉,为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因苦忆佛[栏目:慧光法师]
 30、请分析破除胜论外道许色为我的方法,并与破数论外道的方法相比较。[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菩萨资格的考察[栏目:济群法师]
 关于“自修法华七”[栏目:达照法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五十五 于自和尚阿阇梨所不说己能[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大悲咒句偈 44.悉唎悉唎 SYI LI SYI LI[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