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论讲记 卷四 观十二因缘品 第二十六
 
{返回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7
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很久没有讲《中论》了。这几天我翻开看了看,很复杂,不知道能讲好不能讲好。︿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外人就问了,说你以大乘说第一义,我们听说了,明白了,可是以声闻乘怎么说?所以有十二因缘这一品出生。
 
龙树菩萨回答说:
 
「众生痴所覆  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  随行堕六趣」
 
众生被愚痴所覆。愚痴是什么呢?是无明,改个样子说,就是众生为无明所覆蔽。「为后起三行」,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都是行,无明以后起的。行以前的无明叫发业无明,三行就是业。那三行呢?身口意。因为起身口意三业,所以才有生死流转十二因缘。
 
「以起是行故,随行堕六趣。」六趣就是六道。身口意三行有两种,经上说,身善行,口善语,意善思;身恶行,口恶语,意恶思。简单说就是善恶两种分别。身口意善,堕入三善道;身口意恶,堕入三恶道。所以他说「随行堕六趣」。这种无明是发业无明。
  
 
 
 
 
「以诸行因缘  识受六道身
 
以有识着故  增长于名色」
 
无明行是过去世摄。行,它的特性是根缘尘才叫行,眼根缘色尘,耳根缘声尘,鼻根缘香尘,舌根缘味尘,身根缘触尘,意根缘法尘,就产生行了。可是根尘相缘的因缘产生六识,缘眼色生眼识,缘耳声生耳识,缘鼻香生鼻识,缘舌味生舌识,缘身触生身识,缘意法生意识。根尘相缘生于识,所以识受六道身,六道就是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以有识着故,增长于名色。」识是着,这是说众生因为识的因缘堕入六道,这在十二因缘里头叫初初入胎。本来是眼耳鼻舌身意,可是经上说入胎五分,四根不具叫名色,刚刚入胎,四根还没有。什么是四根呢?眼耳鼻舌叫四根,这时还没有长出来,仅仅有身根、意根。身根是色法所成;意根就是心,这个心只有名字,没有色。所以合而言之叫名色。这段文是说,以识着的因缘,先生名色。
 
「名色增长故  因而生六入
 
情尘识和合  而生于六触」
 
「名色增长故,因而生六入。」名色增长,慢慢地生眼耳鼻舌了,六根具足了。六根叫六入,这是在胎里的时候。
 
「情尘识和合,而生于六触。」情就是六根,六根也叫六情,因为眼能见,耳能听,鼻能闻,舌能尝,身能触,意能觉,都是情。《阿含》说,眼缘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耳缘声生耳识,三事和合触。六根都一样。简单说根尘识三事和合叫触,这个时候说到出胎了,接触六尘了。
 
触是什么东西?我们简单说就是感觉。感觉有六种,见、听、闻、尝、触、念,这个时候出胎。
 
「因于六触故  即生于三受
 
以因三受故  而生于渴爱」
 
「因于六触故,即生于三受。」六触生于三受,什么是三受呢?苦受、乐受、舍受。所谓舍受就是不苦不乐。眼受的时候,有好看、不好看,耳听的时候,有好听、不好听,六种触都是一样。
 
「以因三受故,而生于渴爱。」因为苦乐舍三受生于爱。人都希望看好看的,听好听的─生于渴爱。这个爱就是无明,从这儿开始就复杂了。
 
行以前的无明叫发业无明;爱即无明,爱这个无明,是润生无明。发业无明,有的时候叫迷理无明,也有的时候叫根本无明。润生无明,有的时候叫迷事无明,也叫枝末无明。根本无明产生一种我执,叫俱生我执,有生就带来,它把过去世的习气,以等流带来,所以俱生我执是习气等流。分别我执呢?随识而转。
 
「因爱有四取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则解脱无有」
 
「因爱有四取」,四种取着。爱好的就取着好的。四种取着是什么呢?是欲取,欲求;见取,见有分别心;戒取,执着于戒法;我语取,执着有我语。我语取,我们简单说,就是主观意见,我说的对,都是取着。
 
「因取故有有」,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都是三界法。取着于欲界,叫欲有;取着于色界,叫色有;取着于无色界,叫无色有。毛病出在不达一切法空,堕于有法,都是因为取着而有的。
 
「若取者不取,则解脱无有。」取者是我,如果我不取着的话,就是解脱,不受后有了,这是声闻法。大乘法,论见性不论解脱,见性成佛。什么原因呢?有缚才有解,没有缚就没有解;有我才有缚,没有我谁受缚?大乘说,一切法无我,那么说起来,无我则无缚,无缚则无解,所以大乘里头论见性,不论解脱。在声闻法里头,教取者不取,就解脱了─无有,没有后有。声闻法叫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后有有三种,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说,有人堕于有法,换句话说,他不出三界。
 
这么讲只顾着讲,忘了问大家,都听懂了吧?
 
「从有而有生  从生有老死
 
从老死故有  忧悲诸苦恼
 
如是等诸事  皆从生而有
 
但以是因缘  而集大苦阴
 
是谓为生死  诸行之根本
 
无明者所造  智者所不为
 
以是事灭故  是事则不生
 
但是苦阴聚  如是而正灭」
 
「从有而有生,从生有老死。」欲有生于欲界,色有生于色界,无色有生于无色界,所以「从有而有生」。生一定经过老死,所以「从生有老死」。
 
「从老死故有,忧悲诸苦恼。」从老死才有忧悲苦恼,众生烦恼就是这么生的。
 
「如是等诸事」,如是等诸事,有那些事呢?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些事,「皆从生而有」,这个生是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受生爱,爱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皆从生来的,从无明生行开始。
 
「但以是因缘,而集大苦阴。」从十二因缘生死流转才有苦阴聚,苦阴聚就是五阴身心了。这些都是从无明生的。有人说,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唯识宗说十二因缘三世是一重因果。这两种说法都对。一重因果,十因二果,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为因,生死为果。两重因果,无明生行,发业无明可以改变,因为什么改变呢?有因缘果报嘛!因能生果,可是不定,因待缘而转,缘转才受报,所以它两重因果。我们不要管它,两重因果、一重因果,都对,都有理由,我们不必太执着。
 
「是谓为生死,诸行之根本。」这无明是生死,无明是生死的根本。为什么是诸行之根本?无明以后才有行,行有很多种,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都以无明为根本。所以他说「是谓为生死,诸行之根本」。
 
「无明者所造,智者所不为。」无明所造是什么?它造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都是无明所造的。「智者所不为」,智慧者不作,因为什么?一开头他讲过「众生痴所覆」,那个无明就是愚痴蒙蔽,有智慧就不愚痴了,不愚痴就没有无明,所以智者所不为。
 
「以是事灭故,是事则不生。」「以是事」─以无明灭,事则不生,这是看到上面那一句「如是等诸事,皆从生而有」。从无明生就有了,无明灭了,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都不生了。
 
「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苦阴五阴身心众缘和合而聚,无明一灭,「如是而正灭」,这一切都正灭了。
 
这一品比较复杂,大家看的时候要留神。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休息了。
 

{返回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论讲记 卷四 观邪见品 第二十七
下一篇:中论讲记 卷四 观涅槃品 第二十五
 中论讲记 卷四 观如来品 第二十二
 中论讲记 卷三 观有无品 第十五
 中论讲记 卷二 观合品 第十四
 中论讲记 卷四 观十二因缘品 第二十六
 中论讲记 卷四 观颠倒品 第二十三
 中论讲记 卷二 观行品 第十三
 中论讲记 卷一 观去来品 第二
 中论讲记 卷三 观成坏品 第二十一
 中论讲记 卷三 观法品 第十八
 中论讲记 卷二 观本际品 第十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〇〇八年打戒七感受(释永弘 比丘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解脱之道讲记 b26 灭谛 四 解脱者的心境[栏目:体方法师]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栏目:济群法师]
 帕奥禅师的禅法,是不是一代代的师父都是这样传的?[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上(101-120)[栏目:冯学成居士]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四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习气如种子[栏目:修持]
 心灵的飨宴[栏目:传喜法师]
 西藏佛教的萨嘉派[栏目:历史源流]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2-1[栏目:常福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