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境界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48

参禅境界

文/ 释本性

由于在禅门打滚,说的也多是禅话,便经常有兴趣者问我有关禅的问题。这不,今天,又有信士问我:什么是禅的境界呢?

这问题,说实在,好回答,却口难开,笔难写。

禅的境界,从佛陀开始,便不由声音与文字表达。佛教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不立文字;言语道断;说的就是这意思。佛陀在灵山上拈花示众,众人莫明其妙,唯有首席弟子迦叶破颜微笑,佛陀因此传给他涅槃妙心、微妙法门。这涅槃妙心、微妙法门便是禅的境界。

可见,禅境不是靠语言笔墨可以叙描出来的,须凭感悟,有赖以心印心。

话虽如此,但为了薄弱根机者领悟方便,佛陀以及禅家们还是给了我们许多方便法门,包括语言文字。这方便法门就如以船过河,船是方便,过河才是目的;就如以手指月,手是方便,见月才是目的。我们切不可执着于船与手,也就是不可执着于方便的法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只为你的入门。

对禅的境界,青原行思禅师有三层次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是僧人参禅的境界。

俗者苏东坡也好参禅,他的参禅三层次则是:参禅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参禅时: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参禅后:溪声尽是长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历代僧俗有许多参禅的感悟,境界或高或低,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兴趣时看看,对我们了解禅境,进而实践体悟是有帮助的。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信仰层次
下一篇:忙与闲
 入世与出世
 生命的前沿与后方
 做人难
 还回那香与果
 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至道嫌拣择
 修出魅力来
 修善四法
 只缘身在最高层
 天灾与人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一节 圆测与西明“别派”[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净土警语[栏目:截流大师]
 密宗法义精要[栏目:加行参考资料]
 曼听佛塔寺止观禅林禅修共住规约[栏目:丛林规约]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译经人[栏目:陈义孝居士]
 《金刚经》主要句型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异同[栏目:圆觉之友·圆觉文教基金会]
 四川文殊——海公上人[栏目:传喜法师]
 金刚经说什么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栏目:南怀瑾居士]
 怎样可以看出凡夫和真正佛弟子的心境有何高低之别?How do the minds of an ord..[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所缘境与所知障 3[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