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禅境界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9

参禅境界

文/ 释本性

由于在禅门打滚,说的也多是禅话,便经常有兴趣者问我有关禅的问题。这不,今天,又有信士问我:什么是禅的境界呢?

这问题,说实在,好回答,却口难开,笔难写。

禅的境界,从佛陀开始,便不由声音与文字表达。佛教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思议;不立文字;言语道断;说的就是这意思。佛陀在灵山上拈花示众,众人莫明其妙,唯有首席弟子迦叶破颜微笑,佛陀因此传给他涅槃妙心、微妙法门。这涅槃妙心、微妙法门便是禅的境界。

可见,禅境不是靠语言笔墨可以叙描出来的,须凭感悟,有赖以心印心。

话虽如此,但为了薄弱根机者领悟方便,佛陀以及禅家们还是给了我们许多方便法门,包括语言文字。这方便法门就如以船过河,船是方便,过河才是目的;就如以手指月,手是方便,见月才是目的。我们切不可执着于船与手,也就是不可执着于方便的法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只为你的入门。

对禅的境界,青原行思禅师有三层次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是僧人参禅的境界。

俗者苏东坡也好参禅,他的参禅三层次则是:参禅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参禅时: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参禅后:溪声尽是长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历代僧俗有许多参禅的感悟,境界或高或低,皆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兴趣时看看,对我们了解禅境,进而实践体悟是有帮助的。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的信仰层次
下一篇:忙与闲
 平淡与平凡
 病源自身
 禅师的语言
 内与外
 三界无怙,惟戒可持
 世事如幻且淡然
 昨天、今天、明天
 心观何处
 生命如昙花
 佛教的信仰层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智度论卷第七十七[栏目:龙树菩萨]
 混世虫与天才的区别[栏目:雪漠]
 让我们一起改变吧[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五十年来《华严经》研究综述(桑大鹏)[栏目:华严文集]
 漫说《长阿含》(卷六)~B 佛陀的宇宙观以及人类起源观[栏目:界定法师]
 亲切感恩的念佛[栏目:慧净法师]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九、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栏目:陈义孝居士]
 大悲咒句解 14、萨婆 阿他豆 输朋[栏目:大悲咒句解]
 枝与根 Twigs and Root[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禅观与念佛[栏目:方广锠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