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排除学佛中的弊端
 
{返回 海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7

如何排除学佛中的弊端
(上师2005年5月2日在白塔寺开示摘录)

一、怎样摆正学佛中的位置
1、认识佛教中教理与事修的关系,对寺院、经书、佛像、仪轨的认识

A、在佛教寺院中,一般分为信仰型、朝拜型、仪轨型、教学型等内容。信仰型寺院一般指代表佛教形象而没有具体佛事内容(如庙会、特色性的佛事活动),只作为参观和进香的地方。朝拜型寺院是指有具体的朝拜内容,有大型的庙会、供信众朝圣进香、许愿、企求平安吉祥、福寿安康的精神寄托场所。仪轨型寺院主要是以做各种佛事活动和法仪以顺应众生愿望的场所,如以做普佛、放焰口、供天作法为主的寺院。教学型寺院是体现佛教的真精神、是以佛教教化众生、培养僧材、讲经说法、弘宗演教的佛教圣地。综上所述的几种佛教类型在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

B、佛教经书有三藏十二部之多,它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他的一切经的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们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对我们学佛人来说,要把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三千八百多卷全部学完,就是穷尽一生的精力,都未免能做到。至于哪一部经书好,每种经书都有详尽的注解和说明,几千年来,祖师大德们分别加以注释:我们应根据自己的资粮和缘份选择性学修,方能达到目的。寺院的佛像,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各地的佛像皆因传承、教派、区域、风俗而各殊,内容和形像大同小异。

至于仪轨,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教法和仪轨,在此不予一一概述。

B、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佛教的一切经典都是指导我们修行的基础,但有了这些基础,我们若不如法习修,对修行人来说是没有结果的。

二、依教奉行,不离根本
A、依师说,不听旁说;以师见,不听旁见。
在皈依授法后,依止师说如是习修,坚定不移,专一精进,方可成就觉果。对旁人的说教解释,只可作参考,取益处作加行而不能离师教而信旁言。

B、离师无法,离法无果。
对于依止上师学法后,一切修行都应在上师的指导下进行,离开上师的教导而偏信旁人知见,轻师慢法,离经叛道,从古至今都无一人成就,关于佛教中所述五十三参的说法,只能是参学参考,但自始至终不能脱离根本上师和根本学修的规范,否则,穷通万法,终不得究。

C、善心与菩提心。
发心向善、修桥铺路、布施六度,可利于民众他人,可积人天善报,与菩提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大日经》将密宗的基本思想概括为三句话:“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践如来果,是密法的核心,也是一切法的根本。菩提心,就是圆满无上的智慧之心,它是建立在慈悲和空性的基础之上的,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两者的统一体。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发起的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一般菩提心分为三种:一、愿菩提心。二、行菩提心。三、胜义菩提心。


{返回 海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中的困惑
下一篇:学修中的醒糊
 学佛入门的方便捷径
 如何认识佛教——白塔寺地藏殿开光法会暨佛学讲座
 愿行的力量(上)发愿与行愿的内涵——2008年北京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学修佛法
 如意轮金刚法——开示法
 宗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八关斋戒开示
 学佛与生活的关系
 佛道三根本的修持要义
 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做人[栏目:佛教手机短信]
 高才勇哲的法藏比丘[栏目:大安法师]
 虚空打破明心地 什么是禅[栏目:宣化上人]
 漫说《杂阿含》(卷十)~A 第256经~258经(无明经)[栏目:界定法师]
 细致取舍因果[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四次大结集与佛教文化的发展(李海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量子佛学(2)[栏目:量子佛学]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止观要义 1 修止的九种心住[栏目:林崇安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